请安(1 / 2)

皇贵妃醒了以后便梳妆打扮起来,今天是逢五的日子,嫔妃们会来请安,每次都是唇枪舌剑的,这个节骨眼上,她更得打起精神。

比起明黄色,皇贵妃还是喜欢紫色,因为康熙的服饰多是明黄色,而她不是康熙的正妻,不如紫色锦缎用金线密密的绣了,看着尊贵大气。

皇贵妃吩咐道:“去把敏敏抱出来吧,跟本宫一起用膳。”

苏莘说道:“公主昨儿有些闹觉,此时未必醒了,一会儿众嫔妃来请安,让公主出来也不好。”

说着看了皇贵妃一眼,皇贵妃略一沉吟,说道:“也罢,省得多生枝节。”

敏敏要是知道得气疯了,她总是憋在承乾宫里,为了以防万一,能见的人也就康熙,佟妃,和哥哥姐姐们。

偶尔去太后处请安,结果太后总是讲蒙语,听的头都大了,除此之外也没什么特别事儿了,想着看看便宜老爹的后宫也是一种享受,结果还不让出去,这古人的日子也太无聊了。

其实对于皇贵妃来说一点也不无聊,因为她除了安置太子大婚的事儿,后宫里也离不开她。

到了时辰,佟妃和勤贵人先过来了,然后就是各宫主位带着有名分的嫔妃一一来到,等到主位到齐落座,皇贵妃才出来,众嫔妃墩身行礼,皇贵妃也不管她们,坐定后才缓缓说道:“免礼。”

庆涛一甩拂尘接声说道:“免。”众嫔妃道:“谢皇贵妃娘娘。”而后方才起身,等皇贵妃开口说赐座,众嫔妃谢座方才能坐下。

对于这种优越感佟妃是很羡慕的,因为她并不渴盼康熙的宠爱,她甚至希望可以像她姐姐那样,但是最好不必伺候康熙。

而对于温僖贵妃,是的,她一如既往的没来,除非重大节庆不得不来,她根本不想给皇贵妃行礼。

皇贵妃一如以往的没有问温僖贵妃的近况,接着就是平妃,虽然惠妃是四妃之首,可平妃是太子亲姨母,不得不多尊敬些。

皇贵妃与平妃亲热的说了一些有关太子大婚的事情,瞧着二人亲热的模样,佟妃有种错觉,觉得她们好像才是亲姐妹一样,宫里啊,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是真的,又都是假的。

跟平妃说完话以后,皇贵妃好像才看见其他嫔妃一样,说道:“如今太子大婚仪程已经敲定,宫中如今一切事情都要给太子大婚让路,各宫主位都要为此事出力,为皇上分忧,也为本宫帮忙。内务府,造办处一应一切以太子大婚为先,若有顾不到的,诸位妹妹也别太苛求,总之大概过得去便可,完了此事皇上和本宫自然封赏六宫。”

惠妃心不在焉,等到各个主位称是的时候才连忙跟着称是,皇贵妃看了一眼惠妃,也没说什么。

宣妃今日没来,太后那边来了来了蒙古娘家人,让宣妃作陪。

皇贵妃正待要说些什么,德妃突然站了起来,行了一礼说道:“这太子大婚仪臣妾虽然有心,但是实在分身无暇,请皇贵妃娘娘见谅。”

佟妃不悦道:“怎滴六宫姐妹们就德妃姐姐这般金贵呢?德妃姐姐原是包衣出身,伺候皇贵妃娘娘的,自然更耐劳累才是。”

诸位嫔妃听了佟妃的话都想笑,又不好直接笑出来,纷纷用帕子抿着嘴。

德妃冷笑一下,也不计较,说道:“佟妃妹妹说的对,臣妾本该更勤勉,只是如今宫里有身孕的嫔妃多了些,毕竟怀的都是龙胎,臣妾的责任自然也重了些。”

皇贵妃听得德妃如此说心里咯噔一下。宜妃不知其中关窍,只以为是通贵人和章佳庶妃再度有孕,德妃在这炫耀。

宜妃说道:“德妃这话说的可也牵强,这通贵人和章佳庶妃都不是头胎了,就算德妃你身为永和宫主位操心也有限度,难不成德妃你就是不愿意听候皇贵妃差遣?才找的这般由头。”

宜妃这般锋利话,德妃也不过是笑笑,接着墩身福了一福,笑吟吟的看着皇贵妃说道:“臣妾恭喜皇贵妃娘娘,昨儿个臣妾宫里的王庶妃身体不适,召了太医来自瞧,竟然是喜脉,已经快三个月了。这王庶妃如今是皇上心尖儿上的人,臣妾自然得看顾些。”

说着看了宜妃一眼,继续说道:“毕竟王庶妃是头胎。”

德妃特意把“头胎”加重语气,宜妃一时气滞,转过头去不看德妃。

其实宜妃还是眼热德妃的,虽然都一样的不年轻了,可永和宫的小嫔妃与承乾宫的一般得宠,她的翊坤宫就她最得宠,其余的都可有可无。

可她又看不起德妃,她可不会为了争宠把别的女人亲手送到皇上的怀里,如今也只能生闷气了。

皇贵妃一开始看德妃反常的举止就感觉到了,十有八九是王庶妃有身孕了,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倒不是感叹佟妃和勤贵人还没怀上,让王庶妃抢了先。

而是皇贵妃本想着让佟妃借着太子大婚的东风好好历练,也好在六宫中立威,毕竟太子大婚这样大的名头在头上压着,谁也不敢造次,让佟妃迅速熟悉六宫主位以及主要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