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创个大业(1 / 2)

司马樨瞧了眼天色,叹道:“看来没时间与你闲聊了。”

“那……待会儿可会过来吃饭?”宋云书轻声问。

银甲披挂被放在床榻边的架子上,轻甲穿起来不算麻烦,司马樨脱去外衫,很快便将甲胄再次穿上了身,又是威风凛凛的将军模样。

佩剑悬在墙上,他取下,出鞘一看,确定无误后挂上了腰间。

司马樨应:“整兵运粮麻烦得很,我恐怕抽不出时间回来。竹下斋我让人去了消息,晚饭后会有人来接你,你若想在这儿多修养两日也好,正好你不便走动。”

宋云书点头:“不必了,晚饭我回竹下斋去——”

“厨房给你特意做的药膳,吃了再回去。”

司马樨站到她面前,面上有与盔甲披挂全然不相配的暖意,柔和了通身的寒光。

宋云书仰头看他,弯了弯唇角:“头发有些乱,重新理一理吧。”

高束的墨发本就是被系带固定住的,时间一长,系带的支撑力就弱了,致使绾发的地方有些松散,有几缕飘散在外头。

倒也不至于军容不整的地步,毕竟他生了一张足够好看的脸。

司马樨草草地捋了一把,笑着摇头:“明日再说吧,黑灯瞎火的想必也看不出来。”

“你是主将,多注意一些也好给他们打个样子。”宋云书朝他招了招手,示意靠过来一些,按着他的肩示意蹲下去,笑道,“争取能从气势上就打个胜仗。”

司马樨失笑。

他也没反驳,顺从地背对着她半蹲下身。

宋云书解开系带,乌发就散落下来。

他的长发说不上多柔顺,带着或许是从风沙战火里走出来的粗糙,入手还有些刺挠,好在用手指作发梳就能梳好。

系带太不稳固,但手边暂且没别的东西能固定。

司马樨察觉出她的纠结,去找出来一只盒子。

盒子里头放着些金冠玉笄,颇为精美,看上去用得不多,想来会很衬他的容色。

但是不适合上战场。

宋云书挑不出来,转念一想,索性从自己的发间拔出了一只素银长簪,别无花样,正适合用作绾发固定。

或许是给妹妹们经常梳头发的缘故,她手艺倒是很不错。

司马樨站起身来,问她:“怎么样?”

“当然很好。”宋云书抬眼打量着他,跟着露出笑容,“一路小心。”

再多的话此时此刻都不必说出来。

有人来敲门:“殿下,您要的东西已经带过来了。”

司马樨最后也只是笑道:“我知道了。”

临近分离,什么承诺也不必有,也不该有。

*

宋云书觉得司曦说得很对,权力这玩意儿,比起害怕,还不如大着胆子去利用。

她纠结希望工程到底是不是司马樨在逗她高兴并无意义,总归她实打实的得了好处,有了这个去做事的机会,就已经够了。

胡思乱想、考虑再多,那都只是阻碍自己完成这件事的无用自耗。

机会得来的原因不重要,得到了机会才重要。

一时间突然产生的敏感情绪消散得也快,她很忙,忙着让竹下斋名下的产业赚钱,忙着把赚的钱投入希望工程的设立,更忙着要识人善用成就自己的关系网。

司马樨的回来和离去都像是一场梦,醒了,也就散了。

宋云书不为此伤怀,也再没提起过他。

脊杖所带来的伤痛在三个月后基本上结束,宋云书全身心投入了竹下斋的继续发展和希望工程的建设——南金巷子的学堂废址开始重建,而竹下斋也在庐江、会稽、扬州城以外的郡县中开始了稳中求进的扩张。

学堂的重建耗费近半年,教书的先生除了早已选定的孙羽,就是从之前的职业教育培训班走出来的教育型人才,以及一些经过宋云书考察后附和标准的名师。

他们主要教授的只是基础学科,如经文、论述、算科、匠工、武科等几个方面。

宋云书试图将教育的重心落在基础普及上,而与职业教育培训的专业方向拉开差距,第一批招收的学生也就是户籍在南金巷子的、不到十名幼童。

至于教导为人处世的经世学科,宋云书交给了孙羽。

孙羽虽久不得志,却意外地有几分超越时代的想法——受教育不应分男女,供职亦是,只看能力方是促进各行业发展最有利的法子。

宋云书与他畅聊三日后,将传输理念的重担交到了他的手上。

除此之外,她还从庐江找了几名职业教育培训女子班的毕业生过来,除了为扬州职教女子班打样做先生,也常派去竹下学堂做演说。

——是的,竹下学堂。

宋云书冥思苦想许多天以后,在痛苦的抓阄与投票过程后,选定了这个最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