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羽林卫找你(1 / 2)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来,接下来大雍朝廷有动作,一个是海禁,一个就是要对付吴定军,这两个,也可以说是一个。

不管是禁海,还是对付吴定军,这都跟安东卫脱不开干系。

也就是说,安东卫迟早都会卷入大雍朝廷接下来的最大的漩涡之中。

我们不知道也就罢了。

既然知道了……”

“宋兄是要出手,解决这个困局吗?”

“出手?我出屁的个手啊,我是什么人,你黄兄又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就做什么事儿,就我们这两个小虾米,对于大雍朝廷来说,简直就不值一提。

以我们的身份,想要卷入这种朝中权势争夺中,那是自寻死路,你懂不懂?”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难道就看着不管吗?”

“怎么办?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啊!不知道有危险也算了,都知道有危险了,不提前跑路,那是脑子有问题。”

“啊?走?”

纪行知嘴角抽了抽,他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宋文远这个人了。

你说他胆子小吧,他敢当众喊着要造反。

你说他胆子大吧,这安东卫的动乱,直到现在都是他一个人的臆想而已。

就凭借这么一个毫无根据的揣测,他就要逃之夭夭,连之前一直坚持要种的番薯都不种了。

“怎么?你还不想走不成?”

宋文远道:“黄兄,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这吴定军的事情,牵连之大,可能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大雍皇帝这次明着是想要对付吴定军,但是私底下,谁知道他是在想什么呢?

你也说了,吴定军是大雍的大将军,一生戎马,对大雍的功劳甚大,也就意味着,他在大雍军中的根基非常庞大。

朝廷要对付吴定军,必定得先要铲除吴定军在军中根基。

也算是给对付吴定军找一个理由。

而安东卫,现在就是最好的理由。”

“你为什么就确定,安东卫就是最好的理由呢?”

纪行知见宋文远如此笃定,就更加不解了。

父皇就算是要对吴将军动手,也不可能先拿安东卫开刀吧?

要知道大雍的兵力主要都在北境啊!

安东卫这种驻军几千的地方卫所,跟北境的大军比起来,那都不值一提。

“理由?俗话说得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要杀人,需要理由吗?再说了,现在安东卫的卫所军,都敢光天化日,拦路打劫了。

你觉得朝廷会不知道?你觉得大雍皇帝会没有任何察觉吗?

你是不是有些太小看,皇帝手中的羽林卫了?”

“以羽林卫之能,应该是早就察觉到了安东卫的糜烂了。”

“羽林卫是皇帝的眼睛,既然羽林卫知道了,那皇帝肯定也知道了,既然大雍皇帝知道了安东卫糜烂至此,那他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呢?

为什么要任何安东卫这样下去呢?”

“兴许是朝廷的事情太多,一半会儿还没有抽出精力来清理安东卫呢?等到朝廷抽出精力,肯定是会派人来整顿安东卫的!”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原本安东卫都已经是大雍朝廷的眼中钉了,现在又出现了一艘不明来历的大海船,甚至还有番薯……

番薯就不说了,如果不是我们主动地说出去,别人应该不会知道,我们得到了亩产千斤的良种。

但是那艘船,停在海边这么久,应该有不少人知道了。

藏是藏不住的,安东卫发现一艘来历不明的大海船的事情,肯定很快就会传到京城去,石头寨迟早会成为是非之地。

所以,我们得尽快地离开这里。”

“难道番薯的种植实验就这么放弃了吗?”

纪行知原本是想要尽快回南都的,现在宋文远要走了,他反而又开始劝宋文远留下来。

“谈不上放弃,反正番薯已经种下去了,我们不用每天都来看着,只需要交代杜大哥一声,让他安排人每天看看,施施肥什么的就成了。

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再回来看结果就成。

反正南都离安东卫也不远,骑马的话一两天时间就到了。”

“这……真的能行吗?”

纪行知还是有些不太放心,这可是亩产千斤的粮食啊,要是能种出来,对于大雍朝廷来说,肯定是大功一件。

到那时,仅仅是凭借种出番薯的这个功劳,就能够让宋文远进入朝廷为官了。

“放心吧,番薯没有你想的那么娇气,这种粮食好养活得很!”

宋文远在预测到安东卫可能要出事之后,再也不想多留了。

准备尽快跟纪行知去南都。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还没有准备好离开,变故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