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是非之地(1 / 2)

“黄兄,海上的危险程度,那可不比陆地上。在陆地上,我们要是遇到了威胁,还能够寻找地方躲避,可要是在海上遭遇了危险,周围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你说往哪里躲?

根本没地方躲,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只能够自求多福了。

我们大雍现在连陆地上都没有征服,就别说什么大海了。”

宋文远道:“我听说,大雍朝廷现在已经在开始考虑,要开始禁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多久,别说是要派船去数万里之外的新大陆了。

即便是想要开船出海,那都是奢求!”

“禁海?”

纪行知眼皮一跳道:“宋兄,你怎么会知道,大雍朝廷在考虑禁海?还有,你怎么就确定,大雍朝廷一定就会禁海呢?”

“我怎么知道?黄兄,你怎么又忘了?我是什么人?我可是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人,区区禁海,我能不知道吗?”

宋文远道:“再说了,但凡是不傻的人,只需要站在大雍朝廷的角度上,好好地想想,就能够想明白,大雍朝廷为什么会禁海。”

“那宋兄你觉得,大雍朝廷为什么就要禁海呢?”

“简单啊,利益使然!”

“什么意思?”

“想要知道朝廷为什么要禁海,首先你要知道,如果过开海对大雍朝廷有什么好处?”

“好处?开海的好处,暂时我还真想不好。”

纪行知蹙眉道。

“那坏处呢?坏处你总知道吧?”

“据说因为大雍朝廷初定,东倭小国的海盗,经常会趁朝廷顾忌不到海边,偷偷上岸劫掠大雍的海边村落,对大雍民间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这也是朝廷想要禁海的起因。”

“不止吧?”

“宋兄是觉得,还有其他的缘由?”

“当然啊,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些倭寇,就大张旗鼓地封锁海疆禁海,这就有些小题大做了。再说了,咱们大雍现在的皇帝,那可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狠角色啊。

以大雍皇帝那聪明劲儿,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做呢?”

“呃……宋兄的意思是,大雍皇帝想要借禁海的事情,达成自己的某种目的?”

“当然!”

“那你觉得,皇帝想要借禁海达成什么目的?”

“黄兄,你这人怎么这么健忘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朝廷最近会有大动作来着。

你怎么这么快就忘了?”

“当初见面的时候……吴将军?你的意思是皇上要借禁海对吴将军动手?不可能,这不可能!禁海的事情,跟吴将军又有什么干系呢?”

“什么叫不可能?”

宋文远道:“黄兄,你说吴将军是什么人?”

“吴将军是大雍的大将军,他为大雍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功高盖主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你……大雍皇帝不是那么没有心胸的人,陛下不可能因为吴将军的功劳,忌惮吴将军,更加不会因为这事儿就要拿吴将军……”

“幼稚!”

宋文远撇了撇嘴道:“坐到皇帝那个位置上的人,哪个不是心狠手辣啊?心胸?你跟他们谈心胸?如果真有心胸的话,能够夺得天下吗?

夺天下靠的是什么?”

“当然是民心啊!”

“民心那是忽悠别人的,夺天下靠的是实力!黄兄,你永远要记住,拳头大才是硬道理,除了实力,其他的都是假的。

没有足够的势力,没有都做不了。

北方的蛮族,不会因为你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就不南下袭扰大雍了。

他们会说,既然你有容人之量,那为什么不任由蛮族南下劫掠呢?

东倭的海盗,也不会因为……”

“那些都是敌人,可吴将军是大雍的功臣,这不一样!吴将军能有什么错,皇上怎么就一定要对付吴将军呢?”

“哪里不一样了?吴将军有什么错?他错就错在手中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已经强到对大雍皇帝构成了威胁了。”

“……”

“对了,黄兄,你对朝廷的了解比我多,那你知道安东卫是属于谁的势力吗?”

宋文远突然想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自己以后如果想要在安东卫发展势力,那就必定得跟安东卫的那些地头蛇打交道。

以后甚至可能会出现冲突。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先了解了自己的对手是什么人,身后有什么靠山,以后也好有个提前的心理准备。

“安东卫?”

纪行知有些不解,明明刚刚在说吴将军,怎么现在又问起了安东卫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