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辽主更改国号被拒 乾元节喜气洋洋(1 / 2)

杨公子听着雷虎讲述的段子,不停地点头称赞道:“这段子果然精彩!”

雷虎笑着说:“这段子虽然是虚构,张尧佐他进士出身,并不是目不识丁,但民间市井文化传播强大得很,现在都成流行段子了。”

“连我听得都感觉像真的一般!来,我再敬师父、表哥一杯!”

雷虎感慨地说:“咱们这次分别也不知何时能再聚呢?”

杨公子深深地感慨道:“是呀!”

夜色如华,明月当空,万家灯火陆续熄灭,人们已进入梦乡之中,杨公子、雷虎、欧阳烈三人在夜幕中依依惜别,各奔去处,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大的挑战。

时间一晃又过了几年,公元1052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这一天是仁宗皇帝的生日,也是一个特别的节日——乾元节,亦称圣节。以前,皇帝的生日并非国家假日,后来由唐玄宗首创,他在八月五日生日这天宴请重臣于花蕚楼,群臣献万岁寿酒,并上奏为千秋节,天子诞日便变成了国家的节日和习俗。

仁宗皇帝学识修养很高,他为自己的生日取名为乾元节。“乾元”,取自《易经》第一卦乾。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天道之始,蓬勃旺盛之景,古书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天上午,东京皇城内外彩旗飘舞、红灯笼满街,皇宫殿堂也装饰一新,洋溢着节日欢乐。大殿内古乐齐鸣,尤其是百鸟朝凤组曲,宛如凤凰翔集宫中。

宰执百官、皇亲国戚、宗室嫔妃为皇上报寿,按礼节朝拜皇上,群臣们纷纷行躬拜礼,祝贺仁宗寿辰,仁宗坐在龙榻上喜气洋洋,满面春风。

大臣们拜曰:“臣等恭祝吾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大宋万象更新,基业万年!”

仁宗笑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朕欲以中正临天下,共创辉煌!”

礼拜仪式刚结束,司礼官来报:“陛下,辽国遣使臣来祝贺乾元节!”

“好的,安排到垂拱殿觐见!”

辽国萧鹰来到垂拱殿跪拜道:“辽皇恭祝宋皇生日诞辰吉祥,万岁,万万岁!”

“辽使请起,一路颠簸几千里地不容易,赐坐、赐茶!”

“感谢陛下!此次辽皇派我带来一些生日礼品和一封国书。”

“替朕感谢辽皇!礼尚往来,朕也为辽皇备了礼品,你回去时带上,另外,今晚朕宴请群臣,萧使臣也一起参加吧。”

“谢谢宋皇!”

仁宗打开辽国的国书,看到上面除了大篇幅祝贺生日的文字外,还有一段话十分耐人寻味,就问道:“萧使臣,这国书上建议两国都取消国号,称南朝、北朝,这是什么意思?”

“噢,我们辽皇的意思是我们两国都是中国,大宋是中国的南朝,辽国是中国的北朝,所以就用南朝、北朝替代国家的名字。”

梁参知政事立刻上奏:“陛下,万万不可!宋之为宋,受命于天,不可更改,而契丹为辽国名也众所周知。”

韩知制诰上前问萧鹰:“听说萧使臣熟读古籍,自古有没有建国而无国号者?”

“好像没有!”萧使臣惭愧地点点头,不再言语。

傅枢密副使说:“萧鹰,我俩打了若干年的交道,你回去禀告辽皇,国号授之于天,改不了。”

萧使只得悻悻地说:“好吧!”

杨公子听着雷虎讲述的段子,不停地点头称赞道:“这段子果然精彩!”

雷虎笑着说:“这段子虽然是虚构,张尧佐他进士出身,并不是目不识丁,但民间市井文化传播强大得很,现在都成流行段子了。”

“连我听得都感觉像真的一般!来,我再敬师父、表哥一杯!”

雷虎感慨地说:“咱们这次分别也不知何时能再聚呢?”

杨公子深深地感慨道:“是呀!”

夜色如华,明月当空,万家灯火陆续熄灭,人们已进入梦乡之中,杨公子、雷虎、欧阳烈三人在夜幕中依依惜别,各奔去处,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大的挑战。

时间一晃又过了几年,公元1052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这一天是仁宗皇帝的生日,也是一个特别的节日——乾元节,亦称圣节。以前,皇帝的生日并非国家假日,后来由唐玄宗首创,他在八月五日生日这天宴请重臣于花蕚楼,群臣献万岁寿酒,并上奏为千秋节,天子诞日便变成了国家的节日和习俗。

仁宗皇帝学识修养很高,他为自己的生日取名为乾元节。“乾元”,取自《易经》第一卦乾。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天道之始,蓬勃旺盛之景,古书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天上午,东京皇城内外彩旗飘舞、红灯笼满街,皇宫殿堂也装饰一新,洋溢着节日欢乐。大殿内古乐齐鸣,尤其是百鸟朝凤组曲,宛如凤凰翔集宫中。

宰执百官、皇亲国戚、宗室嫔妃为皇上报寿,按礼节朝拜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