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 217(1 / 5)

当兵马启动西行的那一刻,这个必胜的声音已从精兵之中扩散到了更远的队伍里。

那些未曾经由过指令的士卒,仿佛也被这一片震声如雷鸣的口令所催动,抱着此战得胜的念头喊出了这样的一句——

“必胜——”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必胜!”

这个声音非但没有停下,反而变得愈发响亮,甚至充斥于整片长安郊野。

武媚娘很难形容,眼见这一幕的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

这些擂鼓一般作响的声音震荡在队列之中,似乎将行军的脚步也给带成了有节奏的必胜呐喊。

于是在这一刻,哪怕明知他们这句必胜之前,其实应当还有大唐二字,也知道,今日阿菟能够执掌兵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天皇的准允——

作为送别的这一方,她无法不感到一种异常激荡的情绪充斥于心中。

她不免有些悖逆地在想,若是这些效忠君主的声音并不因天后与安定公主“代行”权柄而响起,而是真正作为臣民对着主君发起效忠,会不会更让人热血沸腾。

她也自信,自己能对得起这样一份信赖与敬重。

可这样的问题,好像暂时得不到一个答案。

她能看到的,只是安定持剑折返的领头身影,已经随着军队的开拔,消失在了后方精骑的护送之中,仅能从帅旗簇拥的位置大概判断出她所在之处。

队尾的沙尘又很快将那些旗幡都给遮掩得看不分明。

当官道的尽头已彻底看不见那些人影的时候,被这起兵阵仗而激起的熊熊野心,最终渐渐平息了下来,变成了她唇角的一抹笑容。

安定已怀揣着必胜的信念重新踏上了属于她的战场,她又何尝不是正处在另外一个战场上。

既要兑现她对女儿说的无人会在后方添乱,她也不能有任何一点懈怠。

或许,今日的那些高呼声中本已有一些,是真心为追随主帅而喊,也为天后在这灾情之中所做的挽救举措而喊。

而她需要做的,是让这些人的声音更有感染力,就像……

她与阿菟让自己的声音更有分量,是一样的道理。

当她折返回到宫中的时候,被行军气氛所牵动的热力已自她的面上消退了下去,看上去依然是那个沉稳端方的天后陛下。

倒是天皇陛下刚在御医的诊治之下服用了药物,在昏沉枕靠在床边的时候,还能从他的脸上看出几分不太正常的潮红,明显是在原本的风疾病症之上,又多出了点风寒症状。

武媚娘都不知道怎么说他好了。

朝堂之上的官员已经主动削减了供暖薪柴的用度,用于合力供给士卒出征西海,结果陛下非要自己再起到一番带头作用。

结果有没有让官员更感受到同仇敌忾、合力抗敌的情怀不好说,他自己反正是又病倒了。

这等自觉很有本事却在添乱的表现,真是和早年间想

到亲征前线时候没什么区别。

但若非陛下病倒,大概也没有她今日给阿菟亲自赠剑的一幕……

武媚娘又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陛下也是做了点好事的。

听到了殿中新多出的脚步声,李治抬了抬眼皮朝着她看来,“安定出发了?”

武媚娘在床边坐下,“不止是安定出发了,你为她指派的几位副将也都已齐聚关中随同出发,此外,义阳、宣城和文成也都跟着一起去了。”

李治揉了揉额角,似是想凭借着这个举动驱散几分头脑中的昏沉:“其他人就姑且不说了,新到她麾下的高将军是个擅长配合作战的将领,我不担心磨合不当,文成也是早在当年接回长安的时候就敲定了她的用武之地,我就想问问,安定对义阳和宣城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若我没记错的话,宣城比安定还要大上四岁,义阳就更不用说了,比素节还大两岁,今年都已是二十六岁的人了。寻常这等年纪的姑娘早该出嫁了,更何况是皇室公主,传出去难免有人说,是你对她们有意不做安排。”

武媚娘没有马上回答。

在这须臾的沉默之间,她的目光几乎是下意识地垂落在了李治搭在床边的手上。

这只手,明明已因病症的侵扰,愈发显示出瘦削之态,可它好像依然在试图攥紧一切自己能够把握住的东西,以图对外昭告着它对一些东西的所有权。

“弘儿跟你说的这个担忧?”武媚娘语气如常地发问,笑意却不达眼底。

她实在很难确定,李治发出这句问话,到底只是在谈论已到适婚年龄的李下玉和李素筠,还是也要连带着将安定的事情提上日程。

不过按理来说,有英国公的那句劝告,应当能让陛下将自己的计划偃旗息鼓一段时日……只是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而已。

更大的可能,还是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