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嫁衣神功16(3 / 8)

始于聊斋 非摩安 5800 字 1个月前

江湖中人很少有人对这个宝座不心动的。

但对林莱而言,她更多所向往的,还真不是这背后的威权,而是她有心维持武林秩序,至少叫武林公义不泯,乱象不生。

这自然是一份难度不低的工作,林莱必然得花不少精力,不过这对她来说,并不会成为负担就是了。

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后,林莱心说:‘我这武林盟主当得如何,咱们且走着看。’

·

·

对于锡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不过锡茶具到了本朝近些年才多了起来,还受到了一些茶人的认可与推崇,比如说许次纾,他在他的著作《茶疏》中提到“金乃水母,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最良”。

确实,锡茶具不会影响到茶的品质,制作精美的锡壶,比起当下最受欢迎的紫砂壶也不差什么的,关键锡壶并没有那么昂贵,可以说它能作为紫砂壶的平替。当然,要是锡壶大热起来,价格也自然会跟着起来的。

而因为芭洲岛盛产锡,林莱就想到了锡茶具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流行过不短时间的锡制品。

她之后便高薪请了不少能干的锡匠来,请他们制作锡茶具,整个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规范流程,以做到成品又安全又精美。

重酬之下,她很快就有了收获。

她闲时拿着把玩的刻梅兰锡茶具,就是其中最出彩的一套。

这之后林莱忙着武林盟主的事,就将这一事务放到了一边,不想等她忙完,回到闵州时,在刺桐城内文人雅士们使用锡茶壶已经快要蔚然成风了。

他们还写了不少诗文。

林莱一问之下才知道,源头是她那套刻梅兰锡茶具,被她爹拿到了文人雅集上用了。关键是那次文人雅集,林海云叫上了花无缺。

林海云这个大商贾,便是他办的文人雅集,也会被来人背地里说是附庸风雅,可绝对不会有人见了花无缺,还说他什么坏话,认为他品味粗俗什么的,相反大家绝对都会认为他郎艳独绝,短时间内很难再找到第一个。

这么一来,锡茶具跟着流行起来,林莱就完全能够理解了。

事实还真是如此。

林海云见到了自家姑娘,听她说起锡茶具在刺桐城大热的事,他不得不承认:“便是平常的事物,叫他用起来也会显得非同一般,何况是经过无忧你细细评鉴出来的那套茶具。”

林莱忍笑:“哪里哪里,关键还不是靠爹您想出这么一招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她可是端水大师,自然知道这时候不能顺着她爹的话夸她家小狗。

“你就哄我吧。”林海云话是这么说,心里还是挺受用的。

“怎么会呢。”林莱上前给她爹送上茶杯,又主动说这季度的账她来盘,让他老人家能跟着喘口气。

接着林莱又问了玻璃坊的事,她先前就知道她爹借着赈灾银事件朝宫中进献了数件玻璃制品,就算得不到当今喜欢,也会得太子朱勄德喜欢的,上行下效之下,玻璃制品必然能大行其道。所以林莱这么问,就是提及一件必然会让她爹高兴的事。

果不其然,林海云一听就眉开眼笑起来。

父女两人展望了下日后的钱景,纷纷开怀起来。

不过林海云终究是老狐狸,知道自家女儿的小心思,他倒不是对花无缺这个上门女婿有什么不满,只是岳父天然排斥女婿的心理在作祟而已。

林海云喝了口茶,冷不丁说:“你们俩的事打算什么时候定下来啊?”

“啊?”林莱还愣了下。

林海云故意曲解她的意思:“你这是不准备定?”

林莱只是惊讶她爹怎么突然松口了:“您这是想通了?”

林海云撇撇嘴:“那倒不是。只是——他现在可是被传成潘安在世,惹得不知多少人想来一睹他真容,弄得我跟着心热,不免觉得他奇货可居,你懂爹的意思吧?”

这不就是被哄抢的就是最好的么。

林莱煞有介事地点头:“我懂我懂,不过无缺本就才貌无双——”她还没说完,就被她爹瞪了。

林莱连忙住嘴,没再夸下去,却还是多说了句:“您懂我的意思就行。”

林海云:“……你走。”

林莱吐吐舌头,没听话地离开,而是陪她爹吃了顿饭才回了她的院子。

林莱院子旁边有她的练武场,平常都是她一个人在用,眼下却是多了个人。

林莱听到声音过去一看,是她家小狗在练剑。

说起这个来,移花宫最出名的武功乃是明玉功,其中最出名的招数是移花接玉,大家也都以这个招数认人,实际上,移花宫也有剑法,他使出来时,剑气凛然,一招一式轻灵异常,自有他一派风流气度。

然而自从他知道了当年的真相后,花无缺就不打算再使用移花宫的武功,尤其是在看过怜星留给他的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