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嫁衣神功16(2 / 8)

始于聊斋 非摩安 5800 字 1个月前

赈灾银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后,沉思片刻后大笑声,接着就要将好处最大化,迅速动作起来。

作为赫赫有名的海商,林海云的白手套可有的是,他在朝中的关系网很是复杂,平时动用得地方不多,可这次,这次可是大动作。正因为如此,林莱这边拿到确凿证据后,会那么顺畅地就上达东宫。

接着就是太子一系迅速展开针对萧贵妃一系的反扑。

还反扑得相当成功。

考虑到此前两派斗争中,是萧贵妃一派气焰日渐嚣张,当今天子又过分偏爱爱子杜王,那长此以往太子的前途还真不怎么光明。尤其是这次赈灾银事件,最开始就是萧国舅等人设计来陷害太子的,一旦他们得手,那就相当于给了当今天子废太子的理由。如今太子算是因祸得福,那么最开始勘破这个阴谋的林莱,没道理不会从中获得该有的奖赏。

何况她家朝中还有自己人。

其实抛开赈灾银事件,此次岭南大旱,林莱和林家的所作所为,也值得朝廷嘉奖一一。

只是比起赈灾银事件中林莱的贡献,她在赈灾中的功劳就显得不太够看就是了。

总之,这次事件中,林家看得见的嘉奖得到了,隐形的嘉奖更多。

像她舅舅夏侯昌,随后就被朝廷拔擢为闵州总兵,正一品。

这种情况下,林莱要去做惠止方丈还有玉衡真人等口中力挽狂澜的人,还真不会被朝廷当做出头鸟。

有了这一重保障,林莱才没怎么去深究惠止方丈等人的真正心思,说事关武林安危,她自是责无旁贷的。

因为她很清楚,到最后她都能得到她应得的。

那到时候不管这些老前辈们究竟怎么想的,既然他们已经推她做领头人,那他们就该认下这个结果,不是吗?

不过有一说一,林莱本身是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不然惠止方丈等人就算嘴皮子说破,她也不会就那么架上去的。

林莱只是想更加名正言顺,而有什么比做武林盟主更能名正言顺的。

其实盟主什么的,也不是没有。

只是这些年只有两广武林盟主、湘武林盟主等,还没有过能统管整个武林的武林盟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还是因为没有谁能真正让所有人都服气。

当年燕南天要是没有进了恶人谷从而音讯全无的话,他说不定就可以做成武林盟主。

只是命运弄人。

而林莱呢,她的威望已然足够了。

先前“子鼠”魏无牙死于她手,就让整个武林为之一震。

江湖人人都知道魏无牙作恶多端,可敢去为民除害的义士寥寥无几,君不见当年和燕南天齐名的路仲远都败于他手吗,那剩下的江湖人士有自知之明,就不敢去得罪他。这就导致他几乎成为了江湖首恶,那他大败给林莱,自然而然地显得她的武功果然超绝,叫大家难以望其项背。

赈灾银事件,她又从中斡旋,说是她力挽狂澜也不为过。

不说别人,崆峒派掌门人一帆大师就对她感恩戴德,不说唯她马首是瞻,可也是力挺她到底的。

事实上,在新一届武林大会上,就是以一帆大师为首的江湖人士,说无忧岛主德高望重,武功超绝,有大功于武林,又说当今武林人心涣散,秩序凋零,就需要她这样的人力挽狂澜,因此推举她做武林盟主,为整个武林共同渡过此次难关,进而带来新气象。

一帆大师这么一说,在座的不少人错愕之余,还不禁在心里骂一帆大师就是个势利眼,太会见风使舵了。

可这种话他们也只能在心里骂骂,绝不会说出口的。

一来,崆峒派就算是破船,也还是有千钉的,一来,现在可不是唾骂一帆大师的时候,更重要的还是他的这个提议,他们要不要同意。

林莱安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并不言语。

她穿着一袭白衣,头戴银色束发冠,蛾眉皓齿,年纪最轻,如今只是端坐着,却已是不怒自威,叫人轻易不敢造次。

就像此时,内心觉得不服气的江湖人士必然有,可此刻大家都在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贸贸然地站出来,对一帆大师的说辞提出异议。

片刻后,大家冷静下来,好半晌了,还是没有人去做那个出头鸟。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结局已经很清晰明了了。

最终,林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武林盟主。

林莱其实很清楚她这次能这么顺畅地当上武林盟主,并不是因为大家都佩服她的德行,认为她成为武林盟主后,必然会为武林谋福祉,叫整个武林少生事端,公义当道,而是更多是她的武功之高,背后拥趸之多,威慑着他们。

当然,也是有人发自内心地佩服她,认为她有资格做武林盟主的。

只是这只是一不小部分。

谁让武林盟主不仅仅是个称呼,它还能赋予其人莫大的权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