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师夷长技(1 / 2)

“这怎么能是卖假货呢,鞋是咱们自己做的,何假之有啊?”

陈耀东争辩道。

他的意思很简单,让燧井鞋厂做贴牌的鞋。

凭借着他脑子里的记忆,完全可以领先所有时兴的款式,到时候那些奈克,阿地戴斯统统得靠边站。

何况现在陈耀东也没打算竞争什么高端市场,就从劳保鞋开始,主攻平价的休闲鞋和运动鞋。

这年头对很多人来说鞋类的划分还没有那么仔细,什么球鞋跑鞋休闲鞋很多都被统称为“旅游鞋”。

不需要有多牛的功能性,只要穿着舒适,价格实惠就行。

再过几年,不仅普通的工人爱穿运动鞋,好多乡镇小老板都是穿着西服西裤,脚上踩一双休闲鞋,这市场大了去了。

贴牌只是为了畅销,有个醒目好记的标识,又不是为了卖高价,怎么能算是卖假货呢?

“强词夺理,做出这样的事,我百年以后,哪还有脸见燧井的那些老战友?”

刘老师不耐烦地挥挥手,这要不是自己的学生,早就被他赶出去了。

陈耀东干脆坐到了桌沿上,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刘老师,说起话来也是老气横秋,仿佛两人角色互换了一般,倒显得他才是教书先生似的:

“刘老师,您一身正气是不假,可一身正气不能当饭吃。”

“您为这个村劳碌了一辈子,若是再下去几年,鞋厂入不敷出,真让乡亲们回去种地,到时候不仅他们会恨您,您那些战友脸上也没光。”

“他们打生打死,到头来儿子孙子全是低保户,走哪都低人一等,您就好意思见他们了?”

刘老师好悬没被他噎死,刚喝进去半口水,立刻呛得连连咳嗽起来:

“我不管!绝对不行!燧井祖祖辈辈都会制鞋,咱们质量不比国外的那些牌子货差,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早晚有一天……”

听到这话,陈耀东立刻粗暴地打断道:

“别早晚了我的老师诶,厂里是今年才效益不好的?这都几年了也没解决啊!您也姓刘,难道指望织席贩履,就能再出一个昭烈帝匡扶汉室吗?还不是得先扯张虎皮做大旗,给自己安个皇叔的身份?”

刘老师有些犹豫,支支吾吾地说道:

“可……这终究是不合法的呀,万一哪天被人查出来,我的清白不要紧,若是燧井的名声都臭了,以后怎么办?”

陈耀东听出了松口的意思,看来刘老师也不是铁石一块。

他真的很想说,什么清白不清白的,燧井现在唯一有的名声就是贫困村,上面三天两头往下派扶贫干部,您去开会的时候就有脸了吗?

可他还是耐着性子循循善诱道:“人家乔单是老外,迈克尔乔单,咱们是炎黄子孙,姓乔名单,不冲突……”

没错,他想做的贴牌鞋就是乔单。

迈克尔乔单作为篮球巨星,可谓是家喻户晓,早在1984年就已经有了乔单这个品牌。

不过国内的乔单是2000年左右才出的。

多年以后,两家对簿公堂,正版乔单却两次败给了国内乔单,理由正如陈耀东所说,我们的乔单只是姓乔名单,二者并无关联。

甚至logo也不一样,我们那道矫健的身影并不是手持篮球,而是握着一柄乒乓球拍。

当时的主审法官哑口无言,此时也被搁置下来。

“这也太赖了……”刘老师不知道这小子脑子里哪来这么多弯弯绕,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

陈耀东赶忙趁热打铁道:

“再说了,老师,您不会真觉得这样做道德有亏吧?”

刘老师此时完全被他牵着鼻子走,听到这话也是神情一滞,下意识地反问道:

“什么意思?”

别人可能不清楚,但陈耀东前世商海浮沉几十年,对国外那些品牌的恶意竞争早就见怪不怪了。

国内刚刚开放的前二十年,许多人还对境外资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些巨头品牌表面上说是投资,其实不断蚕食着那些本土的中小企业,等到独揽大权的时候便彻底撕破脸,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代加工厂。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质优价廉的国货品牌,昙花一现之后便销声匿迹,迅速被那些舶来品侵占了市场。

恶意抹黑造谣更是家常便饭,各种“专家”也成为了他们的帮凶。

既然大家都喜欢玩脏的,那就比比谁更脏咯?

“这也算是一种,师夷长技以制夷嘛。”陈耀东顺便给自己脸上贴了点金。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明启也不再反对,毕竟陈耀东一再向他承诺,自己只是为了保护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有朝一日发展起来,他自然会将鞋厂过度到自己的品牌旗下。

通知四眼那边用传真机又发了一份合同过来,签订完成之后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