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难以驾驭(1 / 2)

靠你那数百乡勇,凭什么能打开城门?怕是连靠近城门都难。”

“你是刘扬的别驾从事刘先吧?我此前在襄阳时曾经看见过你。败军之将而已,不要跟我妄谈兵事。”魏延傲慢地看了刘先一眼,说道。

“你……”刘先还从未见过如此无礼之人。

他虽然投了降,但即使是方飞将军,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还随时带在身边,以便听取他对与刘扬作战的建议。

可这个魏延,目前寸功未建,虽说带了几百部曲,也最多不过是义阳一个乡间豪强罢了。

在这个时代,像魏延这样拉了一些人手的豪强,那可是多不胜数。

他们平日里或许是抱着护卫乡里的念头,但也难免有人借着手中乡勇乘机作恶;还有人也在等待机会,看看能不能投靠某个势力,以谋取更大的富贵。

像这样的豪强,仅仅是刘扬入主锦州以来,就剿灭、收服了不下五十家。其中有不少比魏延现在的兵力更多,势力更强大。

所以像魏延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豪强,哪来的勇气吹牛,还敢直言嘲讽自己一个州牧的别驾从事?

“魏延,不得无礼。”方飞皱眉道。

他算是明白魏延为何会被逼到绝路了。

像魏延这种人,上面没有诸葛亮、刘备之类的重量级人物压着,那谁还能与他和睦相处?

“方飞将军请恕罪,我只是不想与不懂兵事的人徒费口舌而已。很明显,我为方飞将军作先锋,并不意味着我要以手里的数百孤军独自冲城。”

“到时候有方飞将军的大军攻城,我领破门任务,大家一起配合才能成事。

可刘先不知是真不懂还是故意装傻,偏偏要曲解我的本意,实在是让人懒得跟他解释。”魏延拱手对方飞行礼道。

“但你还是没说清楚,为何我们靠着这点人,就能攻下襄阳?要知道襄阳的守军也有一万多人。

而且黄祖的水师,也是可以上岸的。我们作为攻城方,兵力比对方还少得多,取胜又谈何容易。”方飞道。

“方飞将军请明鉴,如今襄阳的兵力,分别属黄祖、蔡瑁、文聘、刘虎、韩晞等将校统领,另外还有陈生、张虎等之前归降刘扬的数部宗贼。”

“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算得上善战之将。而更关键的是,刘扬的文臣谋士,多来自于到锦州避祸的名士,一大半都畏战如虎。

方飞将军一旦兵临城下,必然有许多人想要立刻投降。”

“就算还有一些人要坚持与朝廷为敌,但由此也必然产生内耗,其互相牵扯。

数万部曲的实力恐难以发挥一半。我们只要同时采用攻心之计,襄阳必会不战自乱,到时候夺取襄阳易如反掌。”

魏延侃侃而谈道。

“看来你对襄阳十分了解啊。始宗,你看魏延说得对吗?”方飞转向刘先问道。

“方飞将军,魏延对襄阳的情况也算是知道一些皮毛,但对那些将校的评价颇有些不实。比如黄祖,也曾经射杀过孙坚,还精通水战,怎么说也算是名将了。”

“而且其他人不说,至少文聘就素有忠勇之名,刘扬都曾经说过,可以将锦州的安危托付于他,我看至少比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魏延要强得多。”

刘先还是不忘魏延的羞辱之仇,说话间还免不了要损魏延一嘴。

“是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想和文聘较量一二,看看你是不是在说大话。”魏延却并不怎么生气,只是习惯性地用充满傲气的口吻说道。

“好了,你们都不要再逞口舌之利了。如今锦州的情况,我们也算是大致有所了解,那么就安心等待吧,等一个出战的时机。”方飞制止了几人的斗嘴,说道。

“方飞将军,若你此时不肯率大军北行渡河,那可否授我军权,我愿带着少量精锐先去北面探路架桥。”魏延拱手请求道。

“你不必心急,对于如何攻打襄阳,我已有计较。你且带着部曲,暂时归于程挚营中,先熟悉朝廷义勇军的操练和指挥之法吧。”方飞挥挥手道。

“我的部曲我自有操练之术,恐怕未必就不如‘义勇军’了。”魏延有些不服地说道。

程挚忍不住摇起了头,魏延这样的性格,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意,就算收于麾下,也实在难以驾驭。

所以程挚根本就不想要魏延和他的这点兵马,还不如就依他的性子,让他自己随便去折腾,生死由天算了。

“魏延,你可知义勇军第一要律是什么?”方飞正色说道。

“不知。”

“义勇军需得无条件服从军令,不管你理不理解。虽说这只是义勇军的规定,但也算是在我手下当兵,都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如果你不肯服从军令,首先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我更难以信任你,无法委任你为领军的将领。”方飞道。

“啊?我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