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四名,隋文帝杨坚(1 / 2)

画面再度变换,这次出现的是那个身姿挺拔的帝王。

【他依旧骑在马背上,声调激昂地说道:“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明朝,朱棣看着那上面和自己完全不像的人心情依旧很兴奋,“不错,这气势倒有几分朕的风采。”

至于后面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被他忽略了,其他人自然也没有胆子议论皇族。

秦朝,嬴政看着那上面霸气的朱棣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刚刚那段视频留给他的印象确实有些不太好,现在看起来终于有点样子了。

“如今看来这个叫朱棣的家伙勉强能入得了朕的眼了,身为帝王就应该有这样的霸气。”

始皇陛下的心情是不错,但是那上面提到的那些朝代的帝王们就不是很好了,他们的情况自己心里都清楚。虽然这上面说得都是事实,但是从没有人在明面上直接讽刺过。

现在这个事实直接被揭开了他们心里都很不舒服,纷纷在心里暗暗腹诽道:这个朱棣实在是太讨人厌了,无缘无故提我们干嘛!

脾气最为暴躁的汉武帝气急败坏地喊道:“可恶,这个朱棣什么都不了解就说出这样的话,朕一定会把匈奴彻底打服的!哼,等有机会朕一定要好好揍一顿这个叫朱棣的家伙。”

一旁的卫青默默垂下了头,心里暗道陛下,这个明成祖的武力值肯定不低,您应该是打不过的。

不过他可不敢说出来刺激此时正在气头上的陛下。

唐朝,李世民沉默良久,什么话都没有说。

结盟从来就不是他想要做的事,但是形势所逼,力不从心,他不想因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造成那些将士们无谓的牺牲。

李世民越想心里越烦躁,最后只能无奈地发出一声叹息:“唉——”

随后他又把注意力放到之前提到的那个女帝身上了。虽然只有一个姓氏,但是只要皇帝下令全力寻找还是很简单的。

可是奇怪的是他命人查遍了所有武姓之女的名字都没有发现那个叫“武媚娘”的人,也不知道她是还没出生还是她原本的名字并没有记载下来,只是中途出了什么变故才改成这个名字的。

这下子寻找之路只能无奈停止。

“唉,这些事情都不太好处理啊!”

大宋,他们是最没有底气的,之前的视频就已经介绍了后世大宋的具体情况了,现在还要再把他们拿出来“鞭尸”真是太残忍了。

赵匡胤怒声喊道:“看到了么?大宋是真的一点儿颜面都没有了!”随后又说道:“记录下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从今以后这句话就是大宋的祖训了,知道么?”

众人对视了片刻后齐声说道:“是。”

还是那套熟悉的流程,【帝王排行榜第五名,明成祖朱棣。

鉴于粮食作物之后会从海外传来,奖励更换为:培元丹五颗,船只制造图纸一份,航海出行手册一套,统治期间风调雨顺10年。】

明朝,朱棣听到这奖励兴奋地笑出声,“哈哈哈!”

这东西完全就是替他量身定制的,而且现在确定了海外的确有高产的粮食作物,他就更加不会放过这么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了。

他看向底下站着的郑和严肃地说道:“郑和,如果朕让你再次出海你能把那上面提到的东西带回来么?”

郑和跪下语气坚定地说道:“回禀陛下,微臣有信心把那些东西都带回大明,而且这次臣一定能做得更好。”

听此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调整一下,等这奖励发放之后再从长计议。”

“是。”

而处在另一时空的朱元璋此时也很羡慕,他现在还处在建朝初期,朝廷是真的很“穷”,什么都缺。现在大量的钱和粮就摆放在他面前却没办法得到,实在是太难受了。

不由得有些羡慕地看向小朱棣,暗自感叹这小子的运气怎么那么好,他现在都快“穷得揭不开锅”了,这家伙未来竟然还有能力给人家送钱,真是欠打了!

想到这儿朱元璋决定不委屈自己,坐下,脱靴,扔出,动作一气呵成。

而差点被砸倒的小朱棣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道自家父皇为何会动怒,但是不妨碍他到太子身后寻求庇护。

见到此种场景的朱元璋心里叹了一口气,表面却不动声色,镇定自若地继续观看天幕,就像是刚刚扔鞋的人不是他。

其他朝代的人对这份奖励也很眼馋啊,不过虽然他们都动了出海的念头,但是受限于技术的缺失,再加上他们都没什么经验,所以大家暂时都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如果有了那上面的奖励那出海不就是手到擒来的么,而且到时海外的那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