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应(1 / 3)

与首因效应相反,

近因效应指最近获得的信息或是最后见面的印象,

相比中间时段,

会对人的认知带来更深刻的影响。

前后间隔时间越长,

短时记忆的清晰度愈加明显。

——《新闻学概论》·近因效应

*

在F楼学生事务大厅的电信营业柜台办理新网络的耗时,比顾清让预想得要长一些。

即使寝室长沈雅欣对黎宛“换个网络就能提高网速”的提议不抱希望,可想到一个月前的526选课惨案事件,还是当即拍板定了下来。

于是,在这个阴雨绵绵的上午,顾清让怀揣着寝室成员合法集资的四百元巨款、狼狈地撑着透明雨伞成功完成了这项光荣任务。

此时距离上午十点的新闻学概论选修课开课,还有八分钟。

右脚黑色短靴的侧面沾染了校区雨天特有的朴实泥土,女生用纸巾来回摩擦了几下,反而将污渍范围扩得更大。

有着轻微洁癖的女生匆匆忙忙地左拐进了卫生间,直奔洗手台——

在她打湿纸巾后不经意地抬头瞥到了镜子中反射的男生人影。

女洗手间。出现了。男生人影。

像是某个三流恐怖片的诡异开头场景。

“诶诶诶,霍逸玦?”

“这是男厕所。”被点名的男生慢吞吞地解释道。

对不起,对于之前的场景,顾清让觉得有必要更正一下。

男洗手间。出现了。女生人影。

对于女方本人,像是比三流恐怖片更加惊悚的心理体验。

女生打量了一下周围的布局设置,表面故作镇定:“失礼失礼,我忘记南楼西边的厕所是男右女左,东边的才是男左女右了。”

*

J大南楼201室。

新闻学概论选修课现场。

和刚开学时如出一辙的场景画面再次上演。

“你敢相信,你的小学弟为了流量,居然污蔑我是他姘头?”

女生愤愤不平地对着某李姓局外人控诉着。

周昼,这位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学小天才,在原帖火了之后,立刻新开账号火速在评论区认领自己:「当事人来了,请大家之后多多关注我们的成片。」

为了自证当事人身份,他的第一条动态发的是「伊丽莎白文学回忆录」三人组自拍。郑峻元做着鬼脸举着手机,中间的女生左手俏皮地比着“耶”,右手拉着不苟言笑的银发男生强行合影。

周昼对于他评论区涌来的大堆疑问,回复也是非常言简意赅:

——“是的,银发是我。”

——“谢谢夸奖。”

——“片子还在剪辑中,会发预告。”

——“是关系很好的学姐。”

——“暂且还不是恋人关系。”

「暂且」、「还不是」是两个非常意味深长的词语,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的同时,也客观限制了这些假设的条件和范围。

被迫了解完事件前因后果的李星潋神色十分复杂:“顾部长身上还藏着多少我不知道的惊喜?”

*

少女不确定是不是她的错觉,但是这几天的李星潋真的有点奇怪。

先不说两人微信上互发消息的频率越来越低,匆匆聊上两句对方就生硬地结束了话题。仅有的工作交流也不再是熟悉的打诨插科,李星潋的语气官方陌生得像是两人初识之时。

无良学生会主席霍羽礼,在新一届部长全部交接完成后快一个月了,才懒懒散散地召开了学生会全部长集体会议。

学生会办公室自带的会议室不算大,各个大二的新任部长按照部门顺序落座后,独独属于外联部部长的空缺就显得无可弥补也无可替代。

霍羽礼翘着二郎腿环视了一周,神情恹恹地开始了他的开场白:“开学也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即使没有全部长会议,在场的各位熟悉得也差不多了。”

“外联部部长李星潋正在校外和品牌方商谈赞助与合作事宜。由于今年学校下发学生会的经费减少等客观因素,主席团商量后不得已决定取缔秘书部。以后各种琐碎的杂项任务,还烦请各位部长安排自己部门的可靠小朋友们完成。”

“学术部目前兼任部分秘书处原定相关工作,他们部长顾方舟在重新整理撰写年度工作计划,并且已经在财务部的协同下制定出了经费使用预算安排。会后将公布在工作大群中,有任何异议请及时提出。”

说实话,顾清让并没有和学术部这位风头很盛的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