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效果(1 / 2)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

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

即倾向于认为,

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

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新闻学概论》·第三人效果

*

“什么叫‘外来社会人士节假日不得入内’?”

周昼母校尽职尽责的保安叔叔,已经没有耐心再对郑峻元解释第三遍了,况且后者的撒娇卖萌讲道理对前者并无任何作用和杀伤力。

顾清让一边对着保安叔叔道歉,一边适时地将闹腾的小学弟拉走。

郑峻元像只被抛弃的萨摩耶一样可怜兮兮地蹲在地上整理拍摄器材:“那现在要怎么办呀?”

*

好在周昼掏出了才过期失效堪堪两个月的高中学生证,有了他那张极具迷惑性的脸蛋加持,保安大叔在登记完相关个人证件后,很是爽快地放了“为了期中拍摄作业殚精竭虑”的一行可怜大学生入校。

傍晚的校园安静又温和,正值国庆,过道旁十分应景地插满了飘扬着的小红旗。暖金色的落日稠密温柔地宣告着一天的落幕。

小郑导演兴奋得音量比初五迎财神的炮仗还大:“哇噢!我第一次来中国的中学!”

尾音还带着热情昂扬的南加州风情。

教学楼的窗沿处突然探出了一排整整齐齐的好奇小脑袋,周昼很嫌丢人地往下拉了拉自己的帽檐:“高三假期也要补课,你声音轻点。”

*

学校会议厅名为思贤堂,颇有古典质朴之感。四周草木蔓生,待到草长莺飞的三月,很快就能追上学子们的光速成长。

周昼长腿一跨,装作没听见郑峻元的同行请求,自顾自地跑去找值班老师借用闲置教室。

顾清让很是不拘小节地在草地上盘腿而坐,继续阅读体会小郑和小周的年度巨制剧本。

“可惜在两人17岁那年,男生因为家庭缘故将随母亲一同移居国外。所有有关少年心事的隐秘欲望,在山海相隔的时空间隙中,无可避免地被抛弃得无影无踪。可熊熊燃烧着的纯净遗憾,在长成为大人形态后的现今,只会愈发掷地有声。”

“怎么又变成苦情戏了?”女生认真勾画着关键词句,试图分析影片情感演变波动,“……男主后面又回来复仇了?这跟亨利七世和伊丽莎白到底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郑峻元口中吊儿郎当地叼着根草,“原本是历史正剧,后面写偏了。”

……以貌取人是不是有时候还有点科学依据?

*

五分钟后,由周昼牵头、三人临时组建的「伊丽莎白文学回忆录」群聊讨论组突然热闹了起来。

TIME. 17:03 P.M.

周昼:借到空教室了,高二(13)班。

丶花落莫相离:换一个,13不是我的幸运数字。

周昼:祖国的生日,别逼我骂你。

TIME. 17:05 P.M.

发财奶黄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丶花落莫相离:儿子这是要反了?

周昼:。

丶花落莫相离:我错了爸爸,我马上过来。

郑峻元同学以他刚上大一的智商,能取出这种怀旧到尘土飞扬的非主流时代离奇网名,属实是才华横溢。

从思贤堂一路小跑到隔壁挹芬教学楼的三楼过道,完全不注重体育锻炼的顾某人已经开始小口喘气,郑峻元扛着十斤重的拍摄设备依然生龙活虎。

周昼倚着墙,反戴着鸭舌帽,酷酷地接过了室友肩上的重担。

“昼儿这架势看上去完全不像在等人。”

郑峻元接上了女生出于礼貌没能说出口的后半句话:“像约了人去干架。”

还没被移交完全的设备又被放了回去:“……自己拿。”

“我错了!”

*

如果人生能够在影片里度过,那么时间的转换只需要短短的一句字幕:几年后。

中学毕业两年后的现在,能够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穿着校服重回青涩年华,来出演一部没有配乐、没有台词的蒙太奇默片片段,是一个还蛮奇妙的体验。

顾清让根据总导演小郑的指示,坐在靠窗第三排,十分做作地摆出了一个回头看斜后座男生的姿势。

“嗯哼不对不对,完全不对,没那个恋爱的感觉。”郑峻元一看显示器就嚷嚷了起来,“你们是两情相悦,不是两看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