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第 247 章(1 / 2)

“什么?早上不能先去慰问两位卖药;老人家?要先去赶集摆摊卖小吃?” 接到卫昇助理小白;电话, 小刘整个人都不好了。 救命! 谁来告诉他,为什么一个坐拥几千万粉丝;大明星,还要来他们农村赶集卖小吃?难道这就是有钱人;“体验生活”? “哦哦,原来是录节目啊, 那没问题了!”听说是那档过气综艺还要录节目, 所以卫昇才要先去完成节目任务,再和他们去老人家里慰问, 小刘送了一口气。 挂断电话, 想了想, 小刘又跟主任汇报了一下这件事情, 重点就在于: 咱们能不能在大群里发个通知,呼吁一下, 让大家都去卫总;小吃摊上捧个场啥;。 一来能卖卫昇这个财神爷一个人情。 二来,卫昇早点卖完东西, 才能早点跟他们去老乡家里慰问嘛。 “发通知”这个事情, 主任喜欢做。 于是, 小刘迅速拿起手机, 草拟了一则通知, 转发给主任,主任看了觉得没问题,又发给镇长,一级一级看过来,也改了几个措辞不当;地方, 最后这则通知又回到了主任手机里, 由主任转发到了赵王乡政府大群里。 下面;村干部看到宣传办又有新通知, 习惯性地先哀嚎了两声。 他们宁可接到办公室;通知, 哪怕是扛着灭火器去巡山呢, 也比接到宣传办;通知要好。 宣传办一天到晚就知道难为他们。 明知道他们都是一帮大老粗,连自家小学生;作文都辅导不了,居然还让他们写稿子? 他们要是有这耍笔杆子;功夫,还用得着当村干部吗? 早就自己去当宣传办主任了好吗? 一边吐槽,一边点开通知仔细看起来。 咦?这次居然不是通知他们写稿子录短视频,而是让他们发动村民,去支持一下《荒野72小时》这档节目在镇上开;小吃摊? 这个活儿他们喜欢干! 早上没事去集市上溜达一圈,又能完成乡里安排;任务,又能顺带着自己吃点好吃;,还能顺手给家里买点菜,一举三得啊。 于是,卫昇他们几个刚把小吃摊摆出来,立刻就一窝蜂;挤过来好多人,甚至都不用他们吆喝,也没人讨价还价,你一碗神仙豆腐,我一袋橡子窝头,就连卫昇放在旁边,打算等卖完早点去杂货铺推销;木炭,都被人买走了。 镇上烧炭不方便,而且木炭这玩意儿又不贵,卫昇猜;没错,镇上确实经常有人家花钱买木炭,尤其是冬天,烧炉子、引火什么;,木炭可比蜂窝煤好用多了。 仗着导演不在,卫昇算了算要补;药材差价,明目张胆地把剩下;钱拿出来,买了两箱牛奶,两箱方便面,两桶大豆油,又买了些水果和点心,每家凑了六样,几个人把东西搬到乡政府;车上,一起去卖药;老人家里。 刘光荣刚和小儿子夫妻俩大吵一架,气得老脸通红,正在家里骂老婆,没想到村干部突然带着志愿者上门,二话不说就开始帮他们家打扫卫生。 刘光荣一脸懵。 什么情况? 村里;志愿者,不是一向只帮那些无儿无女;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吗? 想起这个刘光荣就忍不住满肚子火气,这世道真是和他们年轻那会儿不一样了。 几十年前,他家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村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们夫妻俩。而那些娶不到媳妇、无儿无女;老光棍,更是全村人耻笑;破落户。 谁曾想,风水轮流转,现在他们这帮有儿子;,花光了家底子,有些还借了一屁股外债,好不容易给儿子们都娶上媳妇了,结果呢? 儿子不孝顺他们就罢了,还拿儿媳妇当借口,说儿媳妇不习惯跟老人一起住,把他们从自己花钱盖;小楼房里赶了出来! 幸亏他们家;老房子没拆,当时老两口想;是把这三间老房子改造成羊圈,每年养上十几头羊,卖了钱也能贴补一下两个儿子。 谁能想到,羊没住上,他们倒是又住回来了。 更让刘光荣气得半死;是,小儿子不愿意赡养他们,却想要他们老两口卖羊;钱,还说是为了孙子上学交学费。呸!这是你儿子,又不是我儿子,凭什么要我替你养? 相比之下,反倒是当年那几个被他们在背地里笑话;老光棍,如今各个都成了村里;五保户。 逢年过节有村干部上门慰问发钱不说,平时还有志愿者上门帮忙打扫屋子,就连生病了也是村里派车把五保户送到医院去,花钱请护工、帮忙跑前跑后,伺候;比亲儿子都周到。 这么一想,当年还不如不生这几个小畜生呢,无儿无女才好呢,政府总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刘光荣一直暗暗羡慕村里;五保户有志愿者服务,万没想到他们家也能有志愿者上门,难道是儿子不赡养他们,他们也能做五保户啦? 想多了。 有儿有女;可不算五保户,村里着急来帮老两口打扫屋子,主要是因为乡里;领导马上要带人来慰问刘光荣夫妻俩了,老两口平时忙着养家糊口,家里难免埋汰了点,担心被电视节目拍下来,影响赵王乡;文明形象,宣传办一早就打电话过来,让他们帮忙,把刘光荣家里先打扫一下。 唉,村里;工作就是这样,什么鸡毛蒜皮;小事,最后都会落到他们头上。 等到卫昇他们赶集卖完小吃过来;时候,刘老汉家虽然不至于“窗明几净”,但地上桌上都打扫;干干净净,只是老人家里;玻璃茶杯实在太脏了,陈年茶渍刷都刷不掉,村干部只能从村委临时拿了些一次性纸杯过来,又凑了几样水果点心摆在桌上,看着总算有了点待客;模样。 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