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1 / 3)

今年深秋来得比往年要早些,街头卖包点和面食的小贩多了几层热闹。

前些日子下了好几场秋雨,坊市的石砖路上都印上了许多泥脚印,重重叠叠最后都被路家送聘礼的马车车辙给掩盖了过去。

“瞧瞧,不愧是江谷路家,这载了聘礼的马车都好几辆,听说这回贵重物太多,请了青槐州罗家护送。”

“怎的不说是咱们永安郡周家得面呢?”

过往的行人就着热气腾腾的包点,议论着。

路家送聘礼的消息也如同秋风里的热气传得飞快。

月璃今日格外忙碌,天不亮宋令月几人就起床,需要分装好礼品。

柳雾睡眼惺忪,说话也慢了起来,手上的动作倒是没停:“这怎的今日需要这般早?这周家下定送给路家的礼品不是打包好了吗?”

宋令月解释道:“梅夫人昨夜连夜送了帖子和订单来,说是今日不仅有路家的到。”

“说是瞿夫人今日还请了青槐州的亓家和进贡丝绸的陈家,还有咱们永安郡几大家。”

柳雾不由得打了个呵欠,帮默默无言的骆云扶起竹箱,打趣道:“青槐州的分店开得也不错,想必那些大人也是月璃的常客,这梅夫人定这么多,想必总店的东西就是好些?”

此话一出,众人皆笑了出声,周身的氛围也松快了些许,众人也不再瞌睡沉沉的。

燕舞也年长了些许,性格也活泼了些,她围着陈霜儿,帮她的忙。

听到亓家两字,不由得想到姐姐说曾经服侍过一位亓大人,自顾自地便说了出来:“我阿姐说她曾经服侍过一位亓大人,他出手阔绰,赏了我阿姐三十两呢。”

“可是不知怎的,有一天阿姐和我说那钱被亓夫人要回去了。”

陈霜儿的心思先前在“亓家”二字时有些飘走,又听燕舞的姐姐服侍过这位亓大人,心中松了口气。

父母做主的婚配也是亓家,因亓家人都老实本分,特别是亓秋更为老实,最后父母才定了他家。

她打消了万一亓秋发了财,最后成了亓家的猜测,手上打包的动作更加麻利起来。

柳雾听到这种事,瞌睡四散。

随着燕舞年岁渐长,心里也嫩猜测到阿姐的几分情况。久而久之,所有人对于莺歌的事情都避而不谈,更别说燕舞自己了。

“怎的,会被要回去。”骆云轻声发问。

连他都知道赏给笼鸟的钱没有要回去的道理。

“噢,好像..阿姐说那位亓大人是入赘不改姓,所有的银子都是亓夫人的。那亓夫人原本姓唐。”

燕舞话语落地,众人皆了然,入赘的男子本就不该用妻家的钱花在笼鸟哑雀身上,这是墨不成规的事情。

月璃内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琉璃饰品打包的声音和折叠后用布条系紧竹盒的闷声。

直至月璃门前的包点摊快收摊了,众人才结束所有的打包工作。

柳雾赶在收摊前买了一枚牛肉包,又给燕舞买了一枚豆沙包,才往李记面馆走去与他们汇合。

“今日偷偷跑来吃李记,等回去了,胥厨娘定会念叨我们。”

柳雾刚说完,甫一坐定,香辣的担担面便端上了桌。

宋令月就馋这一口麻辣的,头也不抬地笑道:“最近怎么这么多话,好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你看霜儿姐姐他们只管认真吃呢。”

“想来我是老了,最近爱说话,和陈祖母一样。”柳雾笑说道,“上次陈祖母拉着第三届学徒里最小的那个姑娘聊了好一会,最后发现两人的娘家竟是远方亲戚。”

笑声融进晨曦里,街头又热闹了起来,叫卖声不绝于耳。

等到最后一口汤面下肚,柳雾想起以往梁疏淮也爱吃这家的担担面,随口道:“也不知道梁公子和李公子那边什么情况,都这么久了还没回,这香辣暖和的担担面正是吃的时候。”

直至沉默许久,她才恍惚自己不该说这话。

想要补救,却听宋令月也附和道:“不知道呢..这么久了,只有起初的几份信..现在信都没有了。”

“是啊,这时候正适合吃担担面。”

语气里尽是惆怅。

-

“亲家,许是许久未见,不知阿尧近日读书如何了?”

陈夫人一身华服,客客气气的低声细语地寒暄。

她看不太上这瞿夫人出身乡野,但可惜永安郡守只有张尧景一个公子。

瞿夫人笑开了颜:“阿尧过了年将同周大公子去缇鹭书院读书,咱们阿尧啊是永安郡里唯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