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3)

昨夜梁疏淮抓着李无殊连夜从城东的善园搬去巷二街,李无殊以为他在园内待着不利爽,索性没劝他休息,明日再搬。

可今日天蒙蒙亮时,他半眯着眼发觉梁疏淮早已起身,隔间里动静声虽小,但逃不过他的耳朵。

往日里,连夜奔波后,这位公子定会赖床许久,今日是何故?

他也悄然起身,摸着去隔间瞧一瞧,发现这向来穿着打扮随意的梁二公子竟在挑选服饰。

稀奇,稀奇。

“无殊,你来得正好,你帮我看看这套如何?”梁疏淮早已探寻到李无殊的气息,头也不回地问道。

“公子这般隆重,见谁?”

“一个...一个有魄力的人。”

“男的女的?”

“女的。”

梁疏淮从不藏着掖着,可这次却觉他是迟疑许久才答复。

“公子,我说不准。你不如打听打听这姑娘喜欢什么样?”

李无殊比梁疏淮大三岁,有一亲妹妹与梁疏淮同龄又心许于他。每次相见的打扮定来征询他这个阿兄的意见,由此他比梁疏淮在男女之事上要懂得多。

梁疏淮沉思片刻,目光炯炯,“对了!这姑娘有订了聘的夫君。她应是喜欢那样的,无殊,你帮我去打听打听。”

“巷四街,宋氏女,宋央央。”

李无殊:....

人家有订了聘的夫君,你还上赶着..?

他想开口提醒,又怕自己误会,索性闭口,应了一声出去打听。

自定平云二年战乱,推翻前朝改国号为大启已五十年载。护国公过世,特意留给梁疏淮一支暗卫所和情报司。他们各司其职,伪装分布在各行各业。

承帝登基,赋新年永嘉,如今永嘉二十三年,那些暗卫和情报大多已融入明面上的身份,各有成就。

打听消息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

-

宋令月起了个大早,拿着原身攒的十文钱,买了米、一小壶油和六个包子再归了陈霜儿家。

此刻朝阳升起,晨雾散尽,微风不燥,天气正好,宋令月不由得哼出歌,直至门前才收声。

陈霜儿是遗孤,和祖母二人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宋宅搬到巷四街后,原身与她成了“手友”,两人时不时地相约着“聊天”,原身也会省下点月例接济陈霜儿。

陈霜儿手巧,做针线活一绝,因从小困顿又自有哑疾,不爱出门。因此原身也会让彩云或流云拿她做的女红去集市上卖了换钱,以维系家用。

“霜儿姐姐,这么早就起来了?”宋令月放好物什,单拎着包子放在木桌上,“来吃包子。”

陈霜儿坐在院子里的木椅上,将绣圈放在一旁,晨风吹拂她的碎发,她脸带笑意比划:小月,你的嗓音真好听。

宋令月扯出一个微笑,心中暗叹,系统只能让自己恢复,却不能帮助所有人。

明明陈霜儿也是个好姑娘,却永远困囿于这四方小院里。

她还是不忍心看着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落寞如此,宽慰道:“我也是突然好的!说不定霜儿姐姐也会是如此!”

热腾腾的包子还未入嘴,就听敲门声响。

宋令月拾起小刀,藏于身后,将门开了一丝缝隙。

来人却是主母,身后跟着张仆管。

“何事?”宋令月冷言。

“哎哟!我的好女儿啊!你那琉璃杯是不是一对?”主母一脸谄媚,紧推着门板,妄想挤进来。

“不是。”说完欲将关门。

又听那主母焦急喊道:“就是一对!昨夜翻了你的屋,没瞧见另一只!”

宋令月气笑:“你说是一对便是一对吧。爱翻我旧屋大可尽情地翻去,我宋令月昨夜被逐出家门,自是管不着你们这些老太婆要做的杂七杂八的事。”

她手上用力将门关上,一直沉默的张仆管开口:“央央小姐莫急着关门,兹事体大,听老身一言。”

巷子口开始热闹起来了,这番对话闹得许多人探头张望,宋令月不想给陈霜儿家带来非议,索性松了力,听听到底何事。

“今日郡守三夫人给主母下了帖,说后日其老夫人过寿,还让主母带着央央小姐和二小姐前去观礼。”

“许是哪个多嘴的下人将这琉璃杯宣扬了出去。三夫人特意点名,要这一对琉璃杯做寿礼。”

“咱们宋家虽不比从前,但既往人脉还是在的。老爷觉得若是哄得老夫人开心,三夫人也开心,宋家定可东山再起。”

“希望小姐顾全大局,将私藏的咱们宅里的琉璃杯献出来,好让宋家凭借力,再上青云。”

最后一句话高高升调,惹得路人只觉是这小娘子的不是。自古以来,女子定要为母家,夫家献力为好,怎可不顾全大局?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议论纷纷,宋令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