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会盟(三)(1 / 2)

这里大阿哥虽然不愿认输,但是对于策凌还是非常欣赏的,大阿哥说道:“有空咱们必得一较高下。”

策凌还没说什么,三阿哥就说道:“大哥还嫌事儿少吗?咱们是来会盟的,不是打擂台来的。”

四阿哥也说道:“今日不过是各误会,过了就过了,以后都不必再提。”

策凌点了点头,还是一脸桀骜看了大阿哥一眼,略微行了一礼就走了。

这里大阿哥还跟两个弟弟说:“爷就看不惯他那个桀骜的眼神。”

四阿哥在心里白了大阿哥一眼,这个大哥啊,哎,就喜欢逞匹夫之勇!

在康熙收拾三藩,平台的同时,噶尔丹也一步步的收拢漠北蒙古势力。

丹津从康熙处回来之后,发现土谢图汗和车臣汗已经在大帐中等着他了,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与丹津同为博尔济吉特氏。

土谢图汗说道:“听说策凌跟大阿哥打起来了,怎么回事?”

丹津说道:“没什么,年轻人嘛,难免意气用事,皇上并没计较,反而对策凌颇为欣赏。”

土谢图汗说道:“那就好,我还担心别因此伤了和气。”

车臣汗说道:“皇上不是噶尔丹,他心胸宽广着呢。”

丹津说道:“噶尔丹采取的是汉人千年前的策略——远交近攻,这些年他不断收服蒙古诸部,实力早就今非昔比了,咱们这个邻居当的实在太难了。”

土谢图汗说道:“好在叔母(丹津之母)来自漠西蒙古与孝庄太后曾是未出嫁前的密友,咱们正好搭上大清这艘大船。”

车臣汗说道:“我们虽然未去过内地,但是深知大清的疆域广大。这靠北的陕西陕西等地在我们眼中就已经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肥肉了,那么广大江南地区的富庶肯定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了。朝廷有这样雄厚的人力财力支持,噶尔丹根本没有胜算。”

丹津说道:“我更知道皇上乃当世雄主,仅平三藩一事便可见一斑。毕竟天下万民,九成以上是汉人,汉人三位藩王造反,鼎盛之时声势浩大几乎与大清划江而治,最终居然失败了。换句通俗的说,就是比起噶尔丹,康熙皇上的魄力和格局古今罕见,是绝对不能惹的。”

喀尔喀三部,丹津所领札萨克图部最为庞大,与朝廷关系最为密切,归顺清廷必然最得康熙的重视。

再考虑到确实打不过风头正劲的噶尔丹,且噶尔丹为人多疑至甚,虚伪至极,如果不打,那么喀尔喀全部归顺的那一天,也就是他丹津的灭门之日。

既然如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南下归顺了清朝,好歹有人罩着,一时半会噶尔丹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土谢图汗说道:“咱们同噶尔丹本就是平起平坐的,大家都是大汗,凭什么向他噶尔丹称臣?咱们既不想称臣又打不过噶尔丹,只能依靠朝廷了。我想过了,这满蒙联姻是旧俗,我打算将喀尔喀几位出挑的格格献给皇上,以示敬意。”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丹津说道:“依我看,皇上并不是好色之人,且如今宫中蒙古后妃并不多,恐怕皇上对蒙古还是有些忌惮的,依我看,哈斯琪琪格一人足矣。”

车臣汗摆了摆手说道:“哎,咱们看着哈斯琪琪格好看,说不定不合皇上的胃口,还是多准备几个,让皇上自己挑就是了。”

回到大帐的康熙收到了一个让他悬空的已久的心终于能放下的消息,他的表妹皇贵妃佟佳仙蕊给她生了一个公主。

康熙似乎听见自己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当初就是他因为知道了贵妃已经不能生育,才册封她为皇贵妃的。

皇贵妃所出之子身份仅次于如今元后嫡出的太子,与诸位嫔妃所出之子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出身如此高贵的皇子,这个皇子还有一个号称佟半朝的外家,这个外家跟康熙他自己的外家还是一家,这太麻烦了。

佟家虽然势大,好似不屑于朝堂之上的长短之争,一向以忠君自居,可谁知道是真清高还是因为没有寄托。

毕竟他们家的女儿没有孩子,四阿哥也不是亲生。

这若是有了佟家血脉的皇子估计一切就大不相同了。

哪怕佟家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地位了,进无可进,封无可封,可这世间谁又能跨过“世卿世禄”的执念呢?

康熙不喜欢赌这个未知数,他一直觉得还是生个公主的好。

如今也算得偿所愿,

康熙心中想道:“仙蕊啊,朕这些年对你不住,如今咱们也有孩子了,还是朕一直盼望的女儿,朕日后一定会好好的对你们母女的”。

康熙忍不住的想,他最亲爱的表妹跟他的孩子是何模样,肯定如表妹一般漂亮,也会如他一般聪慧,想着想着就笑了出来。

是夜,篝火燃起,满蒙亲贵,大臣与蒙古各部盟王公贵族把酒言欢,欣赏豪迈奔放的蒙古舞蹈,好一派热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