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日常(1 / 2)

皇贵妃十分清楚的知道一个乳母嬷嬷的话根本不足以指证平妃,这个没什么头脑的女人,却有着极其强大的背景。

皇贵妃说道:“她是元后的亲妹妹,太子的亲姨母,这样的人怎么会谋害皇嗣呢?追究下去只能损了太子的颜面,皇上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叶克书狠狠锤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愤恨的说道:“德妃的事儿尚且可以记着以待来日,可平妃……来日,来日怕是更动不得了。”

皇贵妃垂下眼帘,掩去心中的不甘和愤懑。

她厌恶的不仅是德妃、平妃或者某一个妃嫔,她厌恶的是后宫里一时血雨腥风,一时又花团锦簇,面上滴水不漏的假热闹,背地里一个个的都在勾心斗角,这种日子让她时常感到心力交瘁。

送走了叶克书,皇贵妃沉沉的睡去了。

数日的休养过后,皇贵妃虽然尚未出月,但是基本上已经重新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开始理事了。

叶靖央对此表达了的强烈反对,因为他知道皇贵妃的体质早就不适合生育了,绝育药虽然未必绝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药性极寒,皇贵妃的身子伤了根本,再加上年纪也不是上佳,为保万全,叶靖央强烈建议皇贵妃坐个双月子,最好百天之后再理事,否则日后恐有寿数之忧。

可是宫内太医院的太医们大都不明就里,只当皇贵妃是多年操劳成疾,另外再有妇人常见的宫寒之症罢了,都认为不必急在一时,日后慢慢调理就是。

叶靖央不愿意入宫当太医,出入宫禁全凭叶克书他们当值方便,可是再方便也比不上宫内的太医可以随时侍奉在侧,皇贵妃一开始听了叶靖央的话确有顾虑,可是太医院的太医都觉得问题不大,她也就没太往心里去,只当是叶靖央念着从前的情分格外关心她罢了。

实际上太医院中也曾经有人对皇贵妃的脉象产生过怀疑,这个人就是太医院院首陈章和,只是一来他随驾塞外,二来陈章和能走到院首的位置上,除了医术高明,本人也是个再精明不过的。

陈章和明白太医院上下只有一条舌头,他绝不做第二条舌头,是以察觉不妥也并没出声,只当什么都没有。

这下可苦了皇贵妃,太医院数位太医都觉得她并无大碍,她也绝不敢再“矫情”不理事。

皇上虽然会体谅她,可太后未必满意,就算太后不说什么,她只要一天不理事,惠妃她们就打着她尚在月中的幌子,对宫务指手画脚。

苏莘等人看得心疼,都劝皇贵妃好生休养,皇贵叹了一口气,说道:“本宫生了一个公主,不敢不勤勉,你们也知道,当咱们大清的公主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动不动就满蒙联姻去了,本宫只盼着皇上能够念着和本宫的情分还有本宫多年勤勉的份上,让小公主日后能嫁到京城,守着本宫,本宫不过辛劳一些罢了,又算得了什么。”

苏莘和阿纳日对视一眼,二人都没再说什么,她们也都知道,皇贵妃入宫十多年才得了这个女儿,哪里舍得日后送到蒙古去,可满蒙联姻是旧俗,大清的公主难啊。

内务府知道皇贵妃可以理事之后,回话、请示的人如流水一般的进出承乾宫。

皇贵妃首先召见了从康熙前往多伦的大部队中回来传话的人,此人是明珠的长子揆方,就是大阿哥的表哥,也是御前二等侍卫。

皇贵妃隔着屏风细细询问了康熙和胤禛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一路上康熙并没有临幸任何女子。

送走了揆方,皇贵妃吩咐道:“阿纳日,你去太后处问安,向太后回禀皇上的情况,顺便说说小公主的这些日子的近况”。

阿纳日答应着去了,皇贵妃又召见毓庆宫的几位内外管事。

太子虽然已经有侍妾了,但是太子妃人选却迟迟没有敲定,太后又不理事,因此毓庆宮内大小事情、妾侍等一应琐事都是由皇贵妃这个半个嫡母操心。

皇贵妃处事一向妥当,又十分知道分寸,从不过问太子本人的事务,因此太子胤礽对皇贵妃颇为尊敬,虽然皇贵妃并不是正经嫡母,但是太子每隔几日都会前来承乾宫问安。

太子奶公凌普在长篇大论的说着毓庆宫的大小事务,凌普对太子的上心程度比康熙加上太后再加上皇贵妃还要高,只要是事关太子的事,对凌普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儿。

皇贵妃听得头疼,但又不能不听,生怕落人话柄或者让太子多心。

好容易把毓庆宫的人打发走了,到了用膳的时候了,皇贵妃才有空过问小公主的事儿。

——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左不过是什么时辰睡了、什么时辰醒了、什么时辰吃奶了之类的事儿,谁让咱们的女主萧令儿还是个小婴儿来着。

不过萧令儿对穿越一事看的非常开,上一世的痛苦让她异常珍惜珍惜老天爷给她的“第二次生命”,作为一个婴儿也是非常地敬业——猛吃猛睡。

生怕好不容易来的这条小命儿出什么岔子,这让皇贵妃和承乾宫上下都非常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