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之内(三)(1 / 2)

没等叶老爷子说话,叶靖央抢先说道:“娘娘,草民入宫之时就已经查看过小公主的状况了,小公主一切都好。那个乳母带的是雾沉木香,会影响小公主神智发育。”

皇贵妃听到叶靖央如此说,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被角,说道:“谋害本宫也就罢了,居然敢对本宫的女儿下手,真当本宫是死的吗?小公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吧?”

叶靖央说道:“娘娘放心,小公主安然无恙。”

皇贵妃点了点头,说道:“有劳了。”苏莘说道:“主子,还是让叶老神医给您先诊脉吧。”

皇贵妃点了点头。

叶靖央实在担心皇贵妃的身体,毕竟皇贵妃本来就有心症。

叶老神医向前给皇贵妃诊脉,一搭上脉,就觉得不好,本就不甚康健,还产后失血,难啊。

苏莘察觉到叶老神医的脸色不好,心里咯噔一下,说道:“叶老神医,娘娘如何?”

叶靖央也向前去,说道:“爷爷,让我来诊一下吧。”

叶老神医把手拿开,准备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毕竟皇贵妃有心症这事儿可是绝密,宫中无人知道。

叶靖央一搭脉,心立刻凉了半截,哎,他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进宫,非要生孩子呢!

叶靖央觉得心痛难当,他不知道皇贵妃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刚才在外头也隐隐约约听到了那句“不死不休”。

对于皇贵妃和德妃的恩怨,叶靖央心里是清楚的,他知道八成这次又是德妃的算计。

叶靖央搭完脉之后,对叶老神医点了一下头,叶老神医便说道:“娘娘的身子也不是一天就成了这样的,多年来劳心劳力,生产又不顺遂,总之这一二年间好生将养还不妨事,且用些药看看吧。”

皇贵妃心里明镜一样,也没有多问,就让庆涛送客了。

是啊,孰是孰非早就分不清了,德妃靠背主爬床上位,千难万险产下四阿哥胤禛才封了个贵人,而皇贵妃没有生育却得封皇贵妃,位同副后。

且胤禛刚生下来就被皇贵妃一句话要走了,纵然是德妃对不住皇贵妃在先,如此境遇她岂能不恨?

之后皇贵妃一心要改四阿哥的玉碟,德妃却靠一句,“除太子殿下外,诸皇子皆是庶出,臣妾不敢以自己所出子嗣僭越中宫”。

成功引起康熙作为帝王对皇贵妃的猜忌,导致皇贵妃始终只是四阿哥的养母。

而为了胤禛的体面,为了四阿哥的出身不落其他阿哥之后,皇贵妃不得不抬举德妃这个背主之人,将德妃从一个答应抬举到嫔位,心里又是何其的恶心。

德妃封嫔以后,又产下一子,六阿哥,而后是一个公主,最终凭借生育封妃。

可是,再尊贵,在皇贵妃眼里,奴才就是奴才,哪怕成了康熙的妃嫔。

毕竟皇贵妃位同副后,诸嫔妃在皇贵妃面前依然是奴才,德妃恨不得皇贵妃消失,这样她才是堂堂正正的后宫主位,而不是皇贵妃眼里的奴才。

德妃靠着温柔小意得宠,没少在康熙面前搬弄皇贵妃的是非,可惜出身和教养限制了她,她并没有太多的政治头脑。

她不知道皇贵妃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佟家——皇贵妃的母家,皇上的外家。

有佟家一天,就有皇贵妃一日,有康熙一天,就有佟家一日。

康熙是何等样英明,怎么会看不破德妃的小把戏?从不拆穿她,许是也有两分真心吧!

后宫里争来斗去从未停止,皇贵妃与德妃这些年数次交锋。

可哪怕是勾心斗角,皇贵妃也始终光明磊落,从未有任何事不敢拿在人前。

唯有六阿哥之死,心中有愧。

当日康熙要对太后尽孝,想挑一个儿子送去给太后抚养,承欢膝下。宫里都知道太后向来只说蒙语,哪个阿哥要是被送去太后处抚养,那这一辈子的前程算是完了。

太子不必说了,康熙亲自教养。

四阿哥皇贵妃抚养,大阿哥,三阿哥年龄已经大了,七阿哥有先天残疾,八阿哥当时尚未出世,只有五阿哥和六阿哥可以选择。

德妃靠着在康熙面前装可怜,成功的让康熙把宜妃的五阿哥送去给太后抚养,又凭借康熙对她的怜悯与宠爱,让康熙给她视若珍宝的六阿哥赐了一个天大的名字——胤祚,国祚的祚。

宜妃岂能咽得下这口气?

果然,不久之后在康熙出宫祭陵的时候,六阿哥突发高热。

而当时太医院当值的太医却尽数被皇贵妃请到惠妃宫里,给良常在接生。

接生嬷嬷得了皇贵妃的命令,对外称良常在难产,太医哪怕知道良常在没有难产也不敢出声。

最后永和宫只找到三五个年轻太医,六阿哥自然不能保住,没几天就殁了。

皇贵妃以为她看到德妃痛彻心扉的样子会感到痛快,可其实自从她抚养胤禛以来,已经将胤禛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