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2 / 2)

林姑娘会不会也含着点心对我笑,说、说不定林姑娘还会礼尚往来喂一块回来。

刚刚吃完黛玉塞到他手里的点心的阿杨,咽了咽口水,忽然眼神飘忽,耳根发红。

黛玉不紧不慢给阿杨添了杯茶,把茶杯推回去时抬头对上他的眼睛,笑着眨了眨眼,才收回目光,把茶壶放下。

阿杨目光在黛玉唇上停留了一下,只觉得黛玉今天擦的胭脂颜色格外好看,手上轻轻捻着一小块的桃花糕,却只是迟疑地拿着,楞了一会儿才送进嘴里,又觉得自己这样盯着姑娘的嘴巴看实在有登徒子之嫌,慌忙移开视线。

“林姑娘,再吃块点心?”

隔壁小桌的陶蓁一直关注着这边,本以为阿杨支棱起来了,今天要有大进展,谁知道他还是个憨憨。她恨不得冲上去摇着阿杨的肩膀大声咆哮:“我们林府是短了我们娘子的点心吗!?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气氛你们就算不聊聊诗词歌赋那也聊聊游历见闻,哪怕是随便聊点什么都好啊,为什么到你这里就光知道让我们家娘子吃东西啊啊啊啊!!”

外面的书生学子:实不相瞒,在下仰慕林娘子许久……

茶室里的憨憨:林姑娘,吃糕点……

陶蓁:算了,没救了,等死吧,这病没得治了。

陶蓁翻着死鱼眼终于等到了林府的马车,处于行走江湖是养成的警惕,阿杨走到窗外往下面看了一眼,确认是林府的马车没错。就在他准备关窗时,余光扫到梅林的亭子里坐着个人,随意地又看了一眼,却发现那人竟是泠姨。

阿杨关上窗,倚在门边等黛玉和陶蓁出来。

陶蓁扶着黛玉走到门口,就见阿杨自然地从她手里接过娘子的手,扶着黛玉下楼。

“林姑娘,小心。”

“嗯。”

陶蓁:这本来不是应该是我在做的事情吗?

因为茶楼里暖和,出来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些,免得一不小心受了风寒。

两个孩子捧着黛玉的斗篷帽子手炉等东西出来,那是进茶楼后卸下交给他们的。阿杨刚想去接黛玉的斗篷,就像陶蓁一个箭步冲上来,直接把斗篷从人手里接了过去。阿杨讪讪放下手,摸了摸鼻子,视线漂移,假装自己没有想抢陶蓁的工作一样。

陶蓁在给黛玉整理帽子,阿杨在一旁等着,顺口问了一句:“泠姨怎么一个人在亭子里坐着,张叔出去了?”

七八岁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掩饰情绪,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低着头道:“叔叔四个月前就……已经去了。那时候京城正乱着,泠姨不让我们说,怕你还要费心来照顾她……”

阿杨沉默了片刻,最终只是揉了揉这孩子的头。

上马车前,阿杨回头望向梅林中的小亭,亭下的老人一头白发一丝不苟的挽着,独自一人坐在亭子里看着远方,似乎在发呆。

白发刺目。

回去的路上,阿杨突然变得沉默。

倒不是说他不说话了,事实上,他看上去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只是身上的给人的感觉却忽然沉静了下来,似乎有什么心事。

泠姨和张叔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是与师父同辈的人,早已经是处于什么时候离去都不奇怪的年纪了,更别说张叔年轻时候受过重伤,能活到这么大岁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不满的了。

阿杨的沉默只是因为他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明确得感知到人的生命的有限。

阿杨过去对于寿命的长短一直无所谓,他只求活的高兴就好,甚至说,他的理想状态是先活到四十岁,之后有没有继续活下去的计划取决于这个世界之后有不有趣。

只是方才,在泠姨的苍苍白发之中,他忽然意识到——时间是不会为感情让步的。

如此,本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忽变得拮据。

阿杨看着黛玉的发顶,同样是梳理得整齐,却是一头柔软的青丝。

毒萝再三告诫的“不要表白怼脸!”还在耳边回荡,可是他还是犹豫着要不要冲动一把。

即使假设他们能活到耄耋之年,那他们也已经花费了生命四分之一的时间来长大。如果林姑娘对他的感情正如他所希望的那般,那他每多犹豫一天,他们能相知相伴的时间就少了一天。

虽然原因不止如此,当他切实地因为太远太远以后的未来而感到了如今的他还说不明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