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人了(1 / 3)

这群人被打成“黑五类”,一路走来,旁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挨批的时候,被人抓着,拳打脚踢,跪着接受□□,吐口水的,扔东西的,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对于沈黎的态度,他们不甚在意。

他们也清楚 ,眼前这个小姑娘不愿意要他们。

方才那人骗了她,他们过来,别的大队也来了,一个没要,不仅觉得麻烦,还觉得他们浪费粮食,干不了多少活,还给大队拖后腿。

还直接告诉他们,要想劳动改造,就去别的大队。

他们想提醒眼前的姑娘,可提醒后呢,后果会怎么样。

要是没人要,他们就会被送到农场,农场人更多,结果会如何,谁也不知道,还不如跟着这个小姑娘走呢。

小姑娘看着凶狠,倒是没骂他们,这就足够了。

到了供销社,沈黎拿出钱和票,给王建国,让他去买一些吃的和穿的,要是买不了,就买棉被。

王建国不解,问沈黎,买这些做什么?

沈黎看向一旁的十几个人,目的很明显,给这些人用的。

王建国更不懂了,这些都是坏分子,管他们做什么。

“这里冷,你看他们穿的,要是冻死了,你说张书记会不会找我的麻烦。”沈黎顿了顿,继续说,“我觉得,张书记是故意的,咱们大队啥时候要过这么多人,就是知青,也是两三个,这次十来个人,我怀疑别的大队没要。”

“那你不直接说。”王建国很生气,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一看就干不了多少活,带回去真是累赘。

洪志军也发愁:“大队长,要不,咱们把人送回去吧?”

“人都出来了,怎么送回去,他们能要?”沈黎叹息,“算了,带回去吧,不就是几个人,我看都是知识分子,咱们缺什么,不就是缺知识分子。让他们教孩子知识,孩子们说不定能考上好大学呢。”

王建国见沈黎想把人带回去,也不管了。

洪志军却说:“这些人思想有问题,带坏俺们的孩子咋整。”

“你真是死脑筋,你要去改造他们。让他们下来做什么,不就是劳动改造的。”沈黎钱和票给洪志军,“去买,多买一些,人不能死,要是死了,我这个大队长不用干了。”

来了十多个人,有教学的教授,有医院的医生,还有高中老师,有的还拖家带口,听见洪志军喊沈黎大队长,都有些诧异。

这个小姑娘竟然是大队长,他们没听错吧?

而且,这小姑娘让人去买用的、吃的。

是给他们的吗,这简直是像做梦一样。

一路走来,别人都厌恶他们,离他们远远的,别说给东西了,不打骂他们就算是好的。

洪志军是沈林一手提拔上来的,自然听沈黎的,他知道沈黎有本事,不想沈黎难做,接了钱和票,朝供销社走去。

沈黎又对王建国道:“你也去吧,多买一些,不用给我省钱,谁还没个落难的时候,大人能受得了,孩子受不了。”

顿了顿,她凑到王建国耳边,压低声音说:“这些人都不简单,说不定将来能平反,不要太过为难他们。”

王建国见识过沈黎的厉害,听了这话,不再说什么,跟着洪志军去了供销社。

两人走后,沈黎走到一个年长的老者身边,小声道:“有些话,我只说一遍,你们听清楚了,不要告诉任何人,你们跟我回去后,只要认真写检查,我保证你们不会有生命危险,至于吃的用的,你们也放心,我管的大队地多,粮食产量不错,只要肯干活,就会有饭吃,有衣服穿,我尽量不让你们挨批,村里人忙,也没时间批你们,要是有批的时候,你们别反抗,配合一下。”

老者是燕京中医院的院长,叫沈槐山,因为学术问题,被自己的学生举报,打成了坏分子,“黑五类”。

妻子因为保护他,被人推倒,再没醒过来。

唯一的儿子,与他们断绝了关系。

这些日,小红兵天天光顾他们家,不是打就是砸,还给他挂上牌子,游街示众。

其间打骂是少不了的,从来没有人关心他们。

这一批十二个人,都是燕京来的,其中是一家六口,姓程,叫程明远,是燕京中医院的大夫,父亲在西北基地做研究,他们一家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儿,也被化为坏分子,带着四个孩子来了这红旗公社。

还有几个是老师,有燕大的,也有清大的。

沈槐山蠕动着嘴:“我们会连累你。”

这丫头还是太年轻,不知道事情轻重。

沈黎笑了:“只要你们配合,就不会连累我。”

这边刚说完,王建国和洪志军买完东西回来。

沈黎收敛笑容,板着脸,训斥沈槐山:“跟我回去后,好好改造,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上面让你们下到农村来,就是改造你们那些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