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错地方(1 / 3)

第28章

砖窑厂的人卸了砖头,拉了一车粮食蔬菜回去。

如今大队不缺粮食,王建国三人给人开荒,挣了不少粮食回来。

沈黎又和洪胜利商量,在哪里建厂,砖瓦有了,木料山里有,带着人去山里砍就行。

七月底,制糖厂建成,大伙忙着收甜菜,准备投入生产。

沈黎带着人先收了一批甜菜,放进制糖厂,开始尝试熬糖。

甜菜要洗干净,去皮切成丝,放锅里慢慢熬。

沈黎曾经做过这些,上来就会,指挥他人也是头头是道,虽然只是试验品,却非常成功。

“甜菜渣不要扔,可以喂猪,猪吃了长膘。”沈黎指着甜菜渣道。

村民不信,沈黎让人带到山谷去,行不行,试试才知道,不能空口说白话。

这时候王建国进来,看一眼沈黎,并未说话。

沈黎知道他有话要说,嘱咐洪胜利几句,跟着王建国出来问:“你有事?”

“不是我有事,是有人找你看病。”王建国挠挠头,些不好意思。

沈黎挑眉:“不是村里人?”

不用想也知道,要是村里人,不用王建国说,那些人会主动来找沈黎,根本不用通过王建国。

王建国点头:“是县里运输大队的队长,他媳妇有老寒腿,疼起来睡不着觉,听说你医术好,想找你看看。”

这段时间,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沈黎,沈黎从来不拒绝,且医术非常好,药到病除,村里人对此感激不尽。

“县里运输大队的?”沈黎似乎喃喃自语,问王建国,“人来了没有?”

“没来,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你要是同意,改天我让他把人带过来。”王建国道。

沈黎点头,又有几个村里人过来,想问问沈黎,糖厂建好了,让谁上去上工。

这两日,为了这事儿,没少闹事儿。

沈黎也听说过,只要不闹到她跟前,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进了糖厂,那就是工人,不仅有工资,还有各种票证。

沈黎摆手:“你们都别急,到时候会考试,优先录取成绩好的。”

村里人一听还要考试,顿时急了。

咋能考试,他们大字不识几个,肯定进不去。

沈黎冷笑:“当时让你们上扫盲班,你们不去,现在急了,早干吗去了?”

李树喝了酒,晃晃悠悠过来,语气不屑:“大队长是知青,肯定向着知青,谁不知道知青都有文化?”

王建国忍不住反驳:“你那个特务爹当了那么多年大队长,也没见他为村里人做啥事儿。沈知青才当了几个月的大队长,就弄来了拖拉机,领着大伙开荒种田,还办起了制糖厂,一个偌大的厂子,需要不少人,知青才几个人,都让知青干,累死也干不过来。”

其他人一听这话,觉得很对,都赞同地看着沈黎。

沈黎盯着李树,忍不住嗤笑:“别人能不能进,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一定进不去,喝酒睡觉打老婆,人品极差,这样的人不配进制糖厂。既然你不建议考试,我就自己选,这厂子是我一手办起来的,我想大家应该没意见。”

李树想骂人,可看村民都看着自己,就算怼回去,也占不到便宜,只能灰溜溜离开。

知青点也在说制糖厂招人的事。

沈黎回来,几个知青就围着沈黎,询问他制糖厂的招工的情况。

“知青只有两个名额。”沈黎坐下,“不过你们放心,制糖厂办起来,我想办小学。你们想当工人就当工人,想当老师就当老师。大家都会有轻一些的活。”顿了顿又道,“养殖场效益不错,肯定会扩大规模,到时候也要招人。不仅你们会有工作,村里人大部分人都会有工作。”

王芳等人听了这话,悬着的心放到肚子里。

孟琳琳犹豫片刻,问:“我实在干不了重活,能不能先给我一个名额?”

沈黎没有直接答应,看向其他知青问:“你们是否同意,你们要是同意,先把名额给孟琳琳。”

王芳,刘红梅和孟琳琳关系不错,点头同意。

赵解放是老实人,又是男同志,也同意。

只有孙伟,是海市人,父母是双职工,家里兄弟姐妹多,也是无法找到工作,不得已才下乡插队。

他喜欢偷懒,也干不了重活,道:“我也想要这个名额。”

“你不想当司机?”沈黎问孙伟。

孙伟跟着王建国开拖拉机,技术十分娴熟,嘴巴也能说,要是待在制糖厂,倒是屈才,不过糖做出来,让他去干销售,也是不错的选择。

“咱们这里又没有车,我就是想当司机,也当不了。”孙伟垂头丧脑道。

他爸是运输队的,只是一个会计,知道运输队的秘密,做了司机可以帮助别人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