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大队长(1 / 3)

陈桂珍想教育儿子几句,做人不能太小气,还没说话,门口传来说话声。

“快快,饿死我了,我要吃两碗饭。”

话音未落,外面跑进来三个小姑娘,两个十一二岁,一个八九岁,年纪稍长的两个长得极为相似,应该是双胞胎,仔细辨认后,发现一个眉心有痣,另一个没有。

这三个女孩,分别是沈珂的五、六、七姐姐,眉心有痣的是老五沈萱。

她长得乖巧可人,嘴巴能说,见地上有不少东西,就问怎么回事?

沈珂指了指地上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大姐邮寄回来的,咱妈让我给邻居送一些去,除了隔壁王奶奶,我谁也不想送。”

沈萱蹲下,扒拉着地上的东西,喜笑颜开:“这是松子儿,这是山核桃,这是榛子?都是好东西,为啥给别人送去?”

她也不赞同妈妈的做法。

别人家有好吃的,都藏着掖着,也没见他们给自家送。

妈妈就是太好脾气,才让别人欺负。

老六沈艺也不赞同陈桂珍的做法。

老七沈蕊挑了个核桃,找了个小锤子,开始砸核桃吃起来,那么多东西,给别人可惜了,还不如自己多吃点。

“这核桃很好吃,咱们放着吧,别送给旁人,给王奶奶家送一些就行了。”

好东西当然自家留着,他们兄弟姐妹多,自家还不够吃,凭啥给别人。

陈桂珍哭笑不得,不过还是找了几张纸,包了一些松子山核桃,让几个孩子给邻居送去。

大女儿邮寄一大包东西,左邻右舍都看见了,要是不给一点,明天别想消停。

沈珂挑了一包最大的,揣在怀里往外走,嘴里都念着:“这包最大,我给王奶奶送去。”

沈萱,沈艺,沈蕊简单吃了几颗松子,拿起纸包,给邻居们送去,回来坐在一起吃饭,说起了沈黎。

“大姐也太能干了,才去乡下几天,就给咱们邮寄这么些东西,她自己够吃吗。”沈艺忍不住担心沈黎,害怕大姐在乡下省吃俭用,累垮自己的身体。

陈桂珍也担心女儿,不过没有表现出来,对沈玉清道:“一会儿我包一些东西,你给二弟家送一些去,明天再给姥姥家送一些。这么一分,东西剩得也就不多了。”

别人想打主意也没有。

沈玉清吃着饭,嗯了一声,饭后回屋,给沈黎写信。

陈桂珍收拾好厨房,想进来歇一会儿,就看见沈玉清坐在书桌旁,手里拿着笔,这是要给闺女写信。

“你告诉小黎,别再往家寄东西了,咱们家的粮食够吃,让她紧着自己,别饿肚子,乡下日子不容易,又苦又累,可别累出什么毛病来。”陈桂珍念念叨叨,坐到沈玉清旁边,看着他写信。

沈玉清把纸笔给陈桂珍:“你给小黎写吧,我不知道说啥。”

除了让自家闺女多吃些,多余的话不知该怎么说。

陈桂珍没说什么,接过纸笔给闺女写信,无外乎让她多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吃亏,她年纪太小,做事小心些,别被人算计了。

另一个房间里,沈萱拿出纸笔,也要给姐姐写信。

沈艺把零用钱都拿出来放在桌上:“你寄信的时候,把这些钱给大姐,人家说乡下吃不饱,还要干很重的活,让姐姐多买点好吃的。”

沈蕊也拿出自己的零用钱,让沈萱给大姐邮寄过去。

沈珂听见声音,也拿出自己的压岁钱:“给大姐寄过去,别让大姐太苛待自己。再告诉大姐,别往家寄东西了,东西都被咱妈分出去了。”

关键是分出去还不落好,除了王奶奶一家,这大院里的人他都不喜欢。

沈萱看着桌上的零用钱,收起来放抽屉里:“你们放心吧,我都给大姐寄过去。”

沈黎寄的东西太多,陈桂珍怕打眼,分门别类收拾好,下午就给娘家还有沈二叔一家送去。额外给陈家一些大米小米,让陈外婆放着吃。

他们得知东西是沈黎送来的,都不想要。

陈桂珍让他们收下:“你们也知道我的性子,不会拒绝人,要是邻居来要,我是给还是不给。索性给了你们,也省得便宜外人。”

在娘家说了会儿话,陈桂珍回去上班。

她在纺织厂上班,干的是会计,一个月有四十多块钱的工资。

沈玉清在制药厂上班,制药厂生意好,他是老人,一个月七十多块钱,两个人的工资加起,看着很多,但沈家孩子更多,一共八个,虽然不是半大小子,却都是能吃的年纪。

再说这个时代都是商品粮,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还得要票,粗粮都不好买,别说是细粮。

逢年过节还要改善生活,油盐酱醋,衣服鞋子,孝敬老人,人情来往,孩子们上学,哪里都需要钱,都觉得沈玉清两口子工资高,羡慕嫉妒,却不知他们家孩子多,花销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