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人上山(1 / 3)

沈黎将人搂在怀中:“不知道,你先别哭,你娘希望你做勇敢的男子汉。”

顾卫东一面哭一面盯着井里大声哭喊:“我不想做勇敢的男子汉,我就要哭,这样我娘就回来了。”

娘很疼他,舍不得她哭。

记得很小的时候,他一哭,娘就来哄他,给他讲故事。

沈黎红了眼眶,死死搂着顾卫东:“东娃子,你别这样,你这样,你娘地下有知,会更难过。”

“沈姐姐,我娘不是坏人,她没跟人跑,她是被坏人害死了。”顾卫东趴在沈黎怀中,哭得不能自已。

这些年,村里的孩子都不和他玩,都说他娘跟人跑了,是个坏女人。

他和奶奶始终不信,没想到娘是被人害死了,娘没有抛弃他们,可他宁愿娘抛弃了他们。

沈黎拍着顾卫东的背,小声安慰着。

刘红梅,王芳,孟琳琳也过来,把自己兜里的糖给顾卫东,希望他能坚强一些。

可顾卫东哪里顾得上这些,站在井边,哭得上去气不接下气。

薛为民这个铁血硬汉也红了眼眶,想安慰顾卫东几句,却不知说啥。

他知道,顾卫东的父亲还活着,只是在执行特殊任务,没法回来。

能来这里当局长,也是上面特殊要求,让他来看顾家祖孙俩。

公安局的同志动作很快,找来绳索,绑在腰上,就下了井。

半个小时后,将所有东西捞上来,摆到顾卫东跟前。

顾卫东看过来,一眼看见了一个生了锈的簪子,扑过去跪在尸骨旁边,捡起簪子放声大哭:“娘,娘,真的是你。”

沈黎看着顾卫东,不知该如何劝说,只能任由他哭出来。

或许哭出来就好了。

村里顾奶奶在等消息。

洪胜利家的大儿子洪志国,得了消息回大队,告诉顾奶奶,井里的尸体捞出来了,应该是顾奶奶的儿媳妇,东娃子认出了他娘盘头发的簪子。

顾家过得不错,六零年那会儿有银簪子,给了东娃子他娘聘礼,东娃子娘很稀罕,日日戴在头上。

顾奶奶一听真是自家儿媳妇,险些昏过去,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眼睛,双唇蠕动,敢置信问出声:“你们真看仔细了,真是秀兰?”

还不如跟人跑了呢,也好过没了命。

洪志国点头:“顾奶奶,应该错不了。”

顾奶奶含泪起身,要去北山脚下看看,被其他人拦住:“婶子,您腿不好,还拄着拐杖,就别去了。既然找到了秀兰,相信他们很快就回来。”

一个小时后,顾卫东握着簪子,哭着过来,看见顾奶奶,小跑着过去,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哭。

顾奶奶扔了拐杖,把孙子揽在怀里,也哭个不停:“奶没说错,你娘是个好女人,不会抛夫弃子。你看,奶说对了吧。咱就哭着一次,以后别哭了。你娘希望咱们过得好,等着你爹回来。”

顾卫东不言语,只是哭着喊娘。

沈黎等人站在一旁,看着抱头痛哭的祖孙俩心痛不已。

薛为民走过来,劝慰顾奶奶几句,又道:“林秀兰同志是英雄,她发现了大队长是特务,想给我们报信,被特务发现,杀害后扔到井里。我们在井里发现了那封信,虽然年代久远,有些字能看清楚。她是英雄,人民的英雄,人民会记住她。”

顾卫东红着眼眶大喊:“我不要她当英雄,我就想她陪着我,别人都有娘,就我没有,我爹也没回来,我也不想我爹当英雄,我不想他们当英雄了。”

当英雄的代价就是失去他们,这一刻他不想。

薛为民走过来,抱着顾卫东,他知道,这孩子说的是气话。

林秀兰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人最重要,他要为祖孙俩争取最大的补偿。

冬娃子的娘找回来,现在闹革命,都不敢风光大办,买了棺材,简简单单下葬。

大队里的人很同情顾奶奶一家的遭遇,纷纷带着东西来看望劝慰。

顾卫东抱着簪子不撒手,坐在门口呆呆望着远处,似乎要等着他娘回来。

沈黎来看了几次,说也说了,劝也劝了,见顾卫东走进死胡同,忍不住摇头叹息。

薛为民也来了,带着东西来看望顾奶奶和顾卫东。

他知道顾家日子不好,申请了一笔抚恤金与补贴。

抚恤金不多,只有100块钱,每月补贴15元,抚养顾卫东到18岁。

沈黎欣慰的同时,忍不住替顾卫东担心。

这笔钱放在乡下,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怕是有人会惦记。

比如那几个二流子,得尽快解决洪三几人,不然后患无穷。

眼下还不是解决他们的时候,重要的是当上大队长。

沈黎知道当上大队长有难度,大队长的位置并非一人盯着,不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