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何处调兵(1 / 2)

纪元昊的一句话,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给干沉默了。

派兵增援可以,但是从何处调兵?

这是一个大问题。

当前大雍的北面有数十万蛮族需要应付,南边的松江府也说有好几万的倭寇上岸,需要派兵去应付……

哪哪儿都需要兵,可大雍朝廷的兵马是有数的,就那么多,根本就应付不过来啊。

“怎么?你们一个个都哑巴了,刚才你们不是都挺会说的吗?不是都争着抢着说要派兵增援石头寨吗?难道就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吗?”

纪元昊板着脸说道:“既然你们不说,那就朕来说……安东卫遭遇倭寇和叛军的袭击,朝廷既然知道了,那就不得不救,至于说派哪里的兵去救,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靠近安东卫的州府调兵。

安东卫北面需要抵挡蛮族,兵力不能随意调动。但是在安东卫的南面,至少还有淮安和扬州两府的兵可以调动。

所以,就从淮安府和扬州府调兵增援安东卫,至于说该调多少兵,这两府又能调多少兵去增援安东卫,就让你们好好地来考虑考虑……

各位爱卿,你们说,以淮安府和扬州府两府之力,能够调兵多少增援安东卫?”

“……”

朝堂上的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敢开口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所有人都看向了站在朝官队列最前方的丞相李宜修。

“丞相,要不你来说说?”

纪元昊笑着对一直没有开口的丞相李宜修道:“毕竟淮安府是丞相你的家乡,比起其他人来说,你应该对淮安府更加了解吧?丞相,你觉得就淮安府的实力,能够调出多少兵力去救援安东卫呢?”

“陛下,淮安府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如果调去安东卫对付倭寇和叛军的话,那淮安府就不安全了。”

李宜修道:“毕竟淮安府也是临海的,如果倭寇趁着淮安府的守军离开淮安府的时候,从淮安府登陆,直扑淮安府,淮安府就会步了今日的安东卫的后尘,因此,臣请陛下三思。”

“淮安府离着安东卫最近,如果不从淮安府调兵增援安东卫的话,我们又能从什么地方调兵呢?”

“陛下,臣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还是从京营调兵为好,毕竟现在地方上已经无兵可调了。”

“京营?京营能够抽调的兵马,早就已经去了北都,现在如果再要从京营调兵的话,那我们京城的守备就会变得空虚起来。丞相大人,你的意思是淮安府那边不兵力空虚,但是京城可以吗?”

“京城即便是兵力空虚,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只要我们在外面挡住了倭寇和叛军,京城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荒谬!要是从京营调兵出去,还是无法拦住从安东卫上岸的倭寇和叛军呢?又该如何?”

“如果京营的大军都拦不住倭寇和叛军的话,调派地方上的守军去安东卫,那就更加拦不住倭寇和叛军!”

“……”

随着李宜修的表态,朝堂上的官员再次争吵了起来。

有的坚持想要从淮安府调兵增援安东卫,有的人却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从京营调兵,去增援安东卫。

大雍皇帝纪元昊听得一阵头大,他明白,下面的人为何不愿意从地方调兵,因为现在的安东卫的事情,让地方上都有了警惕。

淮安府的人除了不想派兵增援安东卫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害怕淮安府的守军去了安东卫之后,淮安府这边就兵力空虚了,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可就跟现在的安东卫一样惨了。

可问题是,哪里有那么多的海盗呢?

松江府有几万的海盗,安东卫又出现了数千海盗……

……

在朝堂上的人,为了派哪里的兵增援安东卫的事情,争论不休的时候,石头寨这边,倭寇联合左迎光率领的叛军,已经开始对石头寨展开了第二轮的进攻。

数千人,密密麻麻地挤在石头寨寨门前的空地上,大喊着朝着石头寨的城楼冲了上来。

城楼上的火枪,根本就忙不过来,刚刚击倒一名倭寇,马上就有好几个倭寇冲了上来。

“小姐,敌人太多了,火枪根本就忙不过来啊,要不还是下令让准备好的民夫上城墙吧,再耽误下去,等到叛军攻上城楼,那就更加麻烦了。”

“让民夫上来,那是让他们送死,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意思。不到万不已,我们还是不要让民夫上来,毕竟,你也是知道的,宋文远这个人,很看重人命,他把守卫石头寨的任务交给我们,可不是让我们用石头寨内的人命来守城的。”

“如果小姐你想用人命来守,那就直接让火炮营开炮吧,火炮营已经准备了这么久了,炮弹也全都搬出来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开过炮,真要等敌人杀上来,火炮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了。”

“等等,再等等!”

吴玉凤道:“我们的炮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