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事有蹊跷(1 / 2)

在纪元昊一行人离开石头寨没有多久,石头寨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的消息,就开始在周围传播开来。

并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开始向着大雍各地扩散。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人,还不是怎么相信。大雍的粮食亩产多少,很多人都知道个大概,但凡是有点儿常识的人就知道,再精耕细作的粮食,也不可能达到千斤,更何况,传言说石头寨的粮食亩产达到了一千五百斤之多。

而且,石头寨周围的土地还都是非常贫瘠的荒地,就连下等田地都算不上。

有人怀疑,就有人好奇,但大多数选择不信。

可是,随着朝廷的一道圣旨的消息传开,石头寨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的消息,开始让大雍各地的有心人疯狂起来。

“伯爵?朝廷居然给了安东卫置农使一个伯爵,而且还是封的忠勇伯?”

“这宋文远到底是何许人也?怎么不声不响地就被封了忠勇伯呢?”

“会不会是因为番薯的事情?”

“没错,就是石头寨的那个番薯,我家隔壁的刘大婶的表侄女的小姑子的男人,就在吏部当差,据他在吏部那边听到的消息,这个宋文远之前就是朝廷封的安东卫置农使。”

“安东卫不是大雍的军事卫所吗?怎么有一个置农使的官职呢?我们怎么以前没有听说过?”

“没有听说过就对了,朝廷设置这个安东卫的置农使,就是专门用来研究种植新的粮食的,巧合的是,那个传言说种出了亩产千斤粮食的石头寨,就是在安东卫的下辖区域。”

“破案了,这下一切都很明白了,这个新封的忠勇伯,应该就是为朝廷种植出了亩产千斤的新粮食来,才会被陛下给了这么一个伯爵的重赏。

不然的话,大雍从建立以来,这么多年了,朝中的爵位一直都是只减不增,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就多出一个忠勇伯来了呢?”

“更有意思的是,据说这位忠勇伯的封地就是石头寨!你们说这是巧合吗?”

“……”

随着宋文远的封赏下来,大雍京城,关于石头寨的亩产千斤的新粮食的舆论越来越多。

这对于宋文远来说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当还在石头寨指挥着一帮工匠,改进烧制琉璃的工艺的宋文远,接到朝廷的封赏圣旨之后,整个人都麻了。

“忠勇伯?封地在石头寨?这不是真的?”

宋文远看着手中的圣旨,传旨的人都已经离开好半天了,他这边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他现在的心情非常的复杂,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恐惧。

原本他从宋家离开之后,一直都没有安全感,因为他本来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就更加对大雍没有归属感了。

所以即便是到了石头寨,有了这么大一帮子的人听他的差遣,替他做事儿,他还是对石头寨没有多大的归属感。

一想到危险,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跑。

正因为这样,在想到以后石头寨有可能会遭遇的巨大风险的时候,宋文远就给自己找好了一条后路,那就是见形势不对,就开着船带着石头寨的人往海外跑。

反正以他的能力,不管跑到什么地方去,都能够有一席之地。

可问题是……

大雍的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啊?

想要彰显皇帝的慷慨呢?还是在自己的身边安了一个监视器呢?

怎么就这么巧,在他有了要向海外跑的想法出现之后,就直接给了重赏,封了一个忠勇伯的爵位也就算了,居然还这么巧地直接把石头寨给他做封地。

这不是想什么来什么吗?

按道理来说,宋文远这个时候应该高兴才对,毕竟这也算是心想事成的好事儿。可他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事儿有些太巧了。

与其说这个忠勇伯是朝廷给他的封赏,还不如说是大雍皇帝在他身上套上的一道无形的枷锁。

以前宋文远是什么都没有,可以无所顾忌,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可现在,他成了大雍的忠勇伯,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还是实打实的封地,他以后不管是要做任何的决定,都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既然是忠勇伯,肯定不能够做对朝廷不忠的事情,至少明面上不能做不忠的事情。

石头寨……

“恭喜啊!宋大人!啊,不对,从今天起我们应该称呼你宋伯爷了!”

在宋文远浑浑噩噩的时候,吴玉凤嬉皮笑脸地出现在宋文远的面前,让宋文远清醒了过来。

“什么伯爷不伯爷啊,吴小姐见笑了,以前咱们怎么称呼,以后你还是怎么称呼就好,这个伯爵……说实话,我还真的有些受宠若惊。”

“怎么?看你现在的样子,好像不是很乐意的样子?”

吴玉凤一脸惊讶地说道:“你这年纪轻轻地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