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高考恢复(1 / 2)

一九七七年的过年,张维芳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这一年,家里少了张维仁和怀孕的金文,几个兄弟姐妹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几分。

之前有金文在,虽然她也是一家人,但她在的时候,大家总感觉不自在。

不知不觉中,张维芬也二十三岁了,这几年,她在家里还算老实,所以隔壁的如意嫂子帮她介绍了个对象。

张巧纳想着,正好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可以帮她参谋一下,所以就让对方初三上门了。

男人个子不太高,不到一米七,皮肤特别白,比一般人都白,下巴处还长着个痦子,一见到他们就紧张的点头哈腰,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男人叫李保能,今年25岁,单身,家里是李庄公社的,虽然也种地,但是条件比他们村里好很多。

这个男人各方面都好,就是有点不会说话,见了人就紧张,笑起来比不笑还僵硬。

见了一面之后,张巧纳就问张维芬的意见,她觉得这个男人很好,虽然没主见,但是愿意听她的话,还说以后家里让她当家,她很满意。

其他几个兄弟姐妹是有点不太能看得上这个男人的,觉得他没有男子汉气概,说话做事都有点不成熟。

但是,张维芬愿意,他们也就没说什么了。

张维芳看了一下两个人的红线图,匹配度高达80,说明两个人很合适,这个可能就是各自的缘分吧。

张维芳觉得这个男人还好,第一老实,第二听话,只要你不嫌他没本事就能过得下去。

张维双是最看不上的,她可是听说了,这个李保能的身体不是很好,不能干重活,挣的工分也不多。

可惜,她反对没用,张维芬死活要嫁过去。

两个人的婚事定在了二月,因为金文三月要生孩子,怕时间凑到一起,所以没过多久,张维芬就嫁人了。

张维芬结婚后,张巧纳就跟着张维芳到了魏榆市,她提前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

三月初五,张家的第一孙女出生了,金文给她取名字叫张乃琳,张乃琳的长相随了爸爸妈妈的优点,大大的眼睛特别有神,让张维芳羡慕了好久。

张乃琳三个月的时候,金文又怀上了第二胎,为了照顾小乃琳,张巧纳把她带回了老家,怕她没奶吃,还在村里给她找了个奶妈。

乃琳的奶妈是张维双的邻居,为了能让人家好好奶自己的侄女,除了金钱外,张维双夫妻二人经常帮人家干活,打谷子,掰玉米,什么都干。

与此同时,张维芬也怀孕了,这次嫁对了人,婆家对她很好,也不挑剔她做饭难吃,干活不讲究。

张巧纳和张九云今年都不上工了,两个人一个54岁,一个60岁,年纪大了,孩子们就让他们在家里待着了。

现在家里的主力是张维保和张维存,张维保混得不错,已经成了二小队的会计,张维存一如既往地偷懒耍滑,没人管得了他。

张维保今年21岁,也该相看了,不过今年家里的事多,所以暂时没有顾上他的事。

这一年的10月12号,国务院宣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无数的下乡知青,工人公民,正在上学的学生们,都欢欣鼓舞地迎接着这个好消息,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是,对没什么见识的农村人来说,这件事好像对他们的生活没什么影响,他们还是日复一日地干活挣工分。

张维保和张维存的条件都够,可是两个人都没有考虑过考大学一事。

张维保觉得村里的生活他很满意,每天不缺吃喝,踏踏实实上着工,比什么都强。

张维存更是个棒槌,他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行,就知道每天混日子,再说,反正他大哥是当官的,还能不管他?

年底的时候,张维保也相亲成功了,对方是村里的姑娘,个子不高,浑身圆滚滚的,很喜庆。

张巧纳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一看身体就好,而且很能干。

双龙村的知青们都很有本事,八个知青都考了回去,不管专科还是本科,都让大家羡慕不已。

村里的老人们还时常聚在一起说道:

“看见了吧,这就叫做龙生龙凤生凤,人家本来就是城里人,学习肯定好,你再看看咱们这么大个村子,没一个有出息的。”

其实吧,主要是村里人结婚早,结了婚的人追求稳定,当然不会再想着学习。

而且,前几年的环境,让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所以,村里根本没人上高中,现在就算他们有心考,那也考不上。

但是知青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抓住这次唯一的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据说很多人连课本都没有,他们的代数都是手抄本,为了学习,他们点灯费蜡,头悬梁锥刺股。

这次考试,考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毅力和决心,没有毅力的人,很难在复习一个多月后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