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她是闲人(1 / 2)

长公主整颗心终于放松下来,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感谢上苍感谢菩萨之类的。

国公爷夫妇也两两相望,喜极而泣。

大家都退了出来,丫鬟进去收拾屋子,不一会儿丫鬟玉兰拿着个黑不溜秋的木匣子出来,边上还有一粒药丸。

平时世子喝的药,吃的丸子,都是太医开的,也都是经过丫鬟的手。玉兰是世子屋里的大丫鬟,她不认识这药丸,这才拿过来禀告长公主。

长公主拿着那黑盒子翻来覆去看,也不认识,一脸纳闷。

院使躬身道:“长公主,可否让老臣看看?”

长公主便让丫鬟将盒子送到院使手里,连同这药丸一起。那药丸外面有蜜蜡包裹,院使没有拆开,只是认真端详这木匣子。

“李太医,可识得这是何物?”

李太医便是如今的太医院院使,医术超凡,沈澈的病情,一直是他在照看。

他满脸疑惑,神色多变,最后仍旧不确定地说:“观模样,有点像乾坤八卦盒,只是老臣听说过,却也未曾见过。听闻这匣子,自带机关,常人难以开启。”

将匣子还回,院使又开始查看那药丸,将它放在鼻子下,细细闻,“闻着淡淡的清香。”

又问:“世子昨晚可是服用了这药丸?”

大家面面相觑,茫然无知。

“这个恐怕得等少夫人醒来,问问才知。”

长公主又问:“这药丸还有几颗?”

玉兰上前回话:“就捡到一颗,盒子旁边捡到的,只是不知,这盒子里面是不是还有。”

李太医拿着药丸去一旁研究,长公主招呼众人散了,让人好生服侍世子夫妇,自己去祠堂上了炷香也回去睡了会儿。

谢行歌醒来时,天将擦黑,晚膳时辰已过了。

又说长公主那边怜她辛苦,吩咐了厨房给另外备了一桌晚膳。

手脚倒是快,这边她才醒来正梳洗,外间便已经布置好了吃食。正巧肚子饿得厉害,谢行歌也没客气,坐下便拿起筷子,扫了一眼菜式,陡然间没了胃口。

桌上都是青青绿绿的,没有荤菜也就算了,肉花都少见,油水也没有。

“你们也吃的这个?”谢行歌问春桃、夏荷。

俩人点头,“清幽阁内,都差不多吃的这个。”

她想起那规矩,里面确实是有一条,说要饮食清淡,可她没想到,竟然清淡成这样,全桌都是素菜,喂兔子呢。

“要不,春桃偷偷出府去给小姐买点儿?”春桃看不得自家小姐受苦。

她从前在苏府,总是让夫人二小姐欺负,如今好不容易出嫁,竟然吃都吃不好,春桃心疼。

谢行歌摇头,“不用了。”

这才第一天,就偷偷出去买吃的,被外人看见,还以为安国公府怎么她了呢。如今刚进来,形势不明朗,她还是忍忍吧。

草草扒拉几口饭,实在没有胃口。

“世子吃了吗?”谢行歌又问。

春桃回:“一个时辰前便吃了。世子说,说……”

“说什么?到了国公府,怎么还吞吞吐吐上了。”

“清幽阁的规矩:辰时初用早膳,午时三刻用午膳,酉时初用晚膳,其余时间,厨房不再开火。”春桃说。

谢行歌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上来,“然后就吃这些?”

“嗯,和世子的菜样一模一样,三菜一汤。另外还有一次茶点。”

辛苦救他,醒来之后,连餐可口的饭菜都没有。

谢行歌,心情复杂。

“世子呢?”她随口问。

“在书房。闲人不能进。”春桃头垂得很低。

“我是闲人?”谢行歌边说边扔下筷子,端坐着,双手叉在腿上。

春桃有些犹豫,又有点不忍揭穿的模样,小声说:“恐怕是。”

行吧,也不算过河拆桥,是压根没有桥。不能开火,估摸着也不能出去买,谢行歌又端起碗,艰难吃了几口。

放下筷子,有人来报,说长公主让她过去一趟。

谢行歌收拾好,带着几个丫鬟,往长公主院子里走,那过来传话的是长公主身边的大丫鬟,叫红莺。

一边走,红莺一边介绍府里的人都住在何处。

总的来说便是,长公主有两个儿子,大老爷便是国公爷沈长风,二老爷沈子期。

国公爷名下两个孩子,一个是沈君泽,排行第二,另一个便是三公子沈天放。二老爷那边有个大公子沈云飞,女儿沈幽兰嫁给了总督应朝,驻扎在南边。

老侯爷在时,大家都住一块。

几年前,老侯爷过世,由长子沈长风袭爵,但因为世子体弱,国公爷夫妇经常带着世子去各地治病疗养,府里内外事务便一直由二房陆氏主持,大伙儿便依旧一起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