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放还(1 / 2)

皇帝看见桌上的莲子百合,果然问起,“已经过了吃莲子的时候,怎么现在上了这道?”

徐婉宜给皇帝盛了一碗,笑问:“是臣妾想吃,陛下可吃出来这莲子有什么不同?”

皇帝接过,莲子心还没去掉,苦涩滋味在舌尖久久盘旋,“莲子心没去,不像是小厨房的手艺。”

“是臣妾身边的翠缕亲手做的。”

翠缕在一旁侍奉,皇帝也看出她的脸色不对劲,毕竟是徐婉宜的贴身宫女,自然是要过问一句。

徐婉宜道:“翠缕家里的妹妹生了病,所以愁眉难解。”

皇帝自然说:“那就派两个太医去好好医治。”

“身体上的病痛尚且能够治好,可心病又怎么医呢?”

皇帝放下手中的勺子,目光探寻,“你的意思是……”

徐婉宜说着,正色道:“翠缕陪伴在臣妾身边多年,臣妾想为她求一份恩典。翠缕家中的父母已经年迈,臣妾身边的人也够用,不如将翠缕放还出宫,回到爹娘身边尽孝。”

“这有什么,你做主就是了。”

皇帝想到徐婉宜和翠缕的情分到底不同,“朕再赐些金银,让翠缕风风光光地回家去。”

徐婉宜展颜一笑,“就算是陛下不赏赐,臣妾也会从私房里添补。”

接着又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翠缕没有到出宫的年岁,却能归家,宫内宫外看了总是不大好,不如陛下做主,将到了年纪的宫女放出去一批,算是陛下恩典,也为臣妾腹中的孩子祈福。”

宫里到底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伺候,皇帝欣然答应,“这件事就交给你身边的人办,别累着自己。”

一旁的翠缕已经是惊喜交加。

皇帝离开后,翠缕:“奴婢何德何能,值得娘娘如此倾心相待。”

徐婉宜把人扶起来,叹了口气,“什么时候多了个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扶得本宫手疼。”

翠缕破涕为笑,“娘娘——”

徐婉宜温柔道:“你家中长辈年纪渐长,早些出宫有什么不好?他们还等着你呢。”

放还六宫适龄宫女的旨意传遍,得知自己能出宫,宫人们无不欢欣鼓舞,一时间宫里都是对贵妃的赞扬。

“贵妃娘娘宽和怜下,连咱们这样的微末之身都能得娘娘恩惠,惟愿贵妃此后事事顺心。”

“难怪慧全大师把贵妃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如今这么一看果然是高僧。”

诸如这样的言论充斥着六宫,其中自然少不了徐婉宜的推波助澜。

皇后听了简直要把自己气死,重华宫有宠爱有皇嗣又有贤名,比她这皇后还胜出几分,六宫只听贵妃不闻皇后了。

梁昭仪知道后,和徐婉宜幸灾乐祸,“谁让坤仪宫那位刻薄,非要把人扣下,这下宫人们私下里都在传她没有国母之风。”

徐婉宜笑着摇摇头,“一直身在高位的人哪能体恤下面人的苦楚呢。”

重华宫,翠缕离宫这天。

翠缕已经换了一身民女的衣服,朴素得很,乌黑的发用桃木簪晚起,戴着两枚小小的碧玉耳坠,她泪眼盈盈,脸上满是不舍,犹豫道:“娘娘,奴婢要不还是不走了,实在放心不下您。”

徐婉宜横了她一眼,嗔怪道:“你说什么胡话呢?家里的爹娘还在等你,抓紧收拾收拾东西出去和他们团圆,本宫身边还有翠微,用不着你操心。”

接着有说:“本来是想找个身家清白,对你又好的人赐婚,再添上一些嫁妆,但你家里头既然是这样的情况,还是早早出宫去,嫁人的事也不着急,等你找到好的,再来和本宫说一声,本宫一定送上一份大礼。”

翠缕点点头,已经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拿两个眼感动地看着徐婉宜。

徐婉宜不免失笑,从翠微手上接过早就准备好的木匣,放到翠缕面前,“这里面是一万两银子,京郊两百亩良田,还有几处宅子的房契,你收下,千万别和本宫客气,本宫在宫里用不着这些东西。你妹妹那样的病,以后要用银子的地方还多着。”

这木匣的份量不可谓不重,翠缕心里明白,更感动贵妃的真心相待,说句僭越的话,相处这么多年,在翠缕心里,贵妃是主子,更是姐妹。

翠缕咬唇点了点头,终于是没有再推脱,郑重地拜倒,“奴婢谨记娘娘大恩大德,出了宫也会为娘娘日夜祈愿。”

徐婉宜叹气,毕竟是要分离,心里不好受,又拉着翠缕的手细细叮嘱,“若是有什么事,一时半会儿进不来宫里,你就先去找董家,就说是本宫的意思,他们总能替你办了,实在不行,你再让人传话来。”

“这些钱你要看好,别让别人骗了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你是懂得的。”

翠缕毕竟是未婚女子,携带着这样大量的钱财,万一有人知道,图谋什么,那真是防不胜防。

翠缕反握徐婉宜的手,“奴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