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赐婚(1 / 2)

吴将军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慨与敬重。

当他接到那道密令时,他的目光立刻被上面所写的计谋所吸引。

那计谋精妙绝伦,环环相扣,让他不禁为之惊叹。

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一定是摄政王所出。

毕竟摄政王在朝堂上素有谋略之名,他的智慧和手段让人钦佩不已。

然而,当他得知这竟然是陛下的谋略时,他心中的震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直被众人所质疑的女帝,竟然有着如此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他们的陛下是女子之身登基,这在朝堂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女子称帝的先例,这让许多人都难以接受。

朝堂上的非议之声此起彼伏,有指责陛下不该越俎代庖的,有质疑陛下能力的,还有甚者,认为这是对祖宗礼法的严重亵渎。

朝堂也因此分裂成了两方阵营,一方坚定地支持着陛下,认为陛下虽然是女子,但她的智慧和能力足以胜任皇帝之位。

而另一方则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女子称帝有违常理,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也曾对女帝登基抱有疑虑,在他的认知里,女子本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怎么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呢?

他觉得女帝之位十分的荒谬,让人难以理解。

但面对当下的形势,他也明白,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总不能让年幼的太子操劳朝政吧,那样一来,朝堂只会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国家也将面临着难以预料的危机。

年幼的太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应对复杂的朝政局势,若是强行让他理政,恐怕会适得其反,让国家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所以,尽管他对女帝心存疑虑,但在现实面前,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切。

可宋若曦登基之后所做的事情实在是令人发指,她的种种行径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她不仅残暴不仁,肆意欺压百姓,而且还试图霸占皇位,丝毫不顾祖宗礼法,根本就没有将皇位传给太子的打算,完全是一副自私自利的丑恶嘴脸。

种种事迹都足以证明,她绝非皇位的合适人选,她根本就不配坐在那个位置上。

然而,最近一个月,也不知是怎么了,宋若曦的行为举止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先是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归田于民。

她力排众议,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让老百姓都分到了田地。

这样一来,老百姓有了生计,国家也有了稳定的根基,军营的粮草和生活物资也无需再发愁了。

这一举措,让人们对她的看法有了些许改观,但也只是些许而已。

太子虽然年幼,但早已经不是襁褓中的婴儿了,他已经能够读书认字,识大体,懂道理了。

按照正常的发展,再过几年,他就能够顺利登基,成为一国之君。

在此之前,宋若曦应该教会他朝堂之道,以及如何治理江山。

可宋若曦不但没有悉心教导,反而大权独揽,朝堂上的所有事宜都不让太子过目和参与。

她就像是一个独裁者,将所有的权力都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丝毫不给太子任何机会。

这样长此以往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就算到了合适的年纪,也依然什么都不懂。

就算最后登基了,也还是会被宋若曦牢牢地捏在手中,成为她的傀儡。

但最近以来,这样的现状也开始慢慢改变。

听闻最近每日的早朝,太子都有参加,而且还开始批阅朝臣们送上来的折子了。

如今,当再次见到宋若曦时,心中仍然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感觉。

眼前的这个人,的确是他们所熟悉的陛下,可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她的性情竟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他们细细地打量着宋若曦,试图从她的言行举止中找到一些端倪。

然而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告诉他,这就是他们的陛下,那个曾经让他们又恨又怕的人。

他努力地思索着其中的缘由,却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各种猜测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却又都被他一一否定。

或许是经历了某些重大的事件,让陛下有了如此深刻的感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

他想不出缘由,便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毕竟,这些变化对国家和百姓来说都是好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陛下的改变,只要能带来积极的影响,那就是值得庆幸的。

希望这种好的变化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宋若曦面带微笑,眼中满是关切之意。

“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