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补上空缺(1 / 2)

虽然那两人德不配位,但起码该做的事还是在做的。

如今他们没了,连带着许多问题都无人解决,这让宋若曦感到十分头疼。

看来,必须尽快填上这个空缺才行。

可是,如今的朝廷里面大多都是老狐狸,宋若曦对他们的了解也不多。

她不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

宋若曦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窗外,天色已晚,夜幕笼罩着大地。

星星点点的灯光闪烁着,给这个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

但宋若曦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她的心中依然被烦恼所困扰。

因此,宋若曦思索着是否能从此次科举中选拔人才。

尽管刚上任就直接担任正三品官员,确实颇高,但如果真有一个能够胜任此重任的年轻人,她也愿意将此职位托付给他。

这些时日,宋若曦因其他事务缠身,确实无暇顾及科举成绩。

她在心中默默推算着日子,想必科举放榜的时间应该快到了。

就在宋若曦思考着这件事时,摄政王恰好将这次科考的成绩名单送了过来。

“摄政王来得还真是巧啊,朕正想着这事呢,你就来了。”宋若曦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微笑着说道。

“启禀陛下,因为田地被大肆动手脚之事,朝廷空缺出两个官职。想着陛下说不定想要在科举的年轻人当中选拔人才,于是就赶紧催促着他们把成绩送来了。”摄政王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

宋若曦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叹摄政王的细心和体贴。

她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茶,然后说道:“嗯,你有心了。朕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这些年轻人是否真的有能力胜任这些官职,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摄政王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宋若曦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这样吧,你先把成绩名单给朕看看,朕要亲自挑选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

摄政王领命,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递给了宋若曦。

宋若曦接过名单,仔细地看了起来。

名单上的名字密密麻麻,都是这次科举中成绩优异的年轻人。

宋若曦一边看,一边在心中暗自思考着。

【如此看来,我们两人之间还真有点默契呢。不过,这心有灵犀可不是什么好事,万一真让他知道我每天在想什么,那他岂不是更容易加害于我了?不行不行,不能让他得逞。还是看看这次的状元郎是谁吧?】

李泽霖听到刚才的话,忍不住咳嗽了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

说起来,他和宋若曦虽然算不上心有灵犀,但他的确常常能猜到宋若曦在想什么。

“此次的状元加林峥,京城林家的嫡子,从小就苦读诗书,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第一次参加科考并未中第,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终于,在第二次科考中,他一举夺魁,成为了新科状元。陛下觉得此人怎么样?”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希望宋若曦能够对加林峥赞赏有加。

【林家?那可是京城的显赫世家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的父亲好像是户部尚书林大人。林家世代为官,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林公子能有今日之成就,想必与家族的熏陶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嗯,之后还是要见见真人,再仔细考察一下他的品行和才能,方能决定是否委以重任。】

“此次科举考试的榜眼是袁清墨,探花是赵北棠。今年是第一次参加科考,初次便能高中,实属不易,由此可见,文采斐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李泽霖详细地说道。

第一次参加科考就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想当年,多少人科考七八次都未能如愿,而他却能在初次尝试中便跻身前三甲,此等才华,令人钦佩。

而且,他出身寒门,家境贫寒,却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如此成就,更是难能可贵。

若他投胎于富贵之家,想必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成为状元也并非难事。

在以往的科考中,名列前茅者多为世家子弟,像他这样出身寒门的实属罕见,真是个有趣的人。

宋若曦坐在书房中,一份份翻阅着排名比较靠前的试卷。

每看完一份试卷,她都会微微点头,或者轻轻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从二甲中挑选了一部分人后,宋若曦吩咐公公,等放榜后将他们召进皇宫。

她知道这些人都是有潜力的,但能否真正成为可用之才,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为了处理那两个人留下的烂摊子和无人处理的事务,宋若曦忙得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