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咱们聊聊科举改革(1 / 2)

场中的各位大臣都沉默不语,不是因为他们反对,而是不知道如何反对。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常安说的是对的,不说别的地方,现在在场的官员,有至少三成的人是通过恩荫或者是通过投卷进来的。

更别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个“混球”了,就是靠着不要脸当上的丞相。

但是有一些吃到了红利的大臣就不乐意了,站出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科举乃是国之根本,不可擅自改革啊!”

“是啊陛下,如今今年的考生都在入京的路上了,若是改革,岂不是让学子寒心吗?”

“陛下,科举是万万不能改革的啊。”

“陛下......”

李隆基却摆了摆手,说道:“现在的事情,不是几位爱卿弹劾定康侯文章的吗?”

这时那些反对的大臣都哑了,然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还是说,爱卿们不打算弹劾定康侯了?众卿都觉得定康侯的文章没有问题了?”李隆基此时就感觉心里有些好笑,若不是这些人弹劾常安,他自己都不知道原来朝堂上还有这么一些浑水摸鱼的。

更何况,自己一开始还真的感觉常安这几篇好得不能再好的文章,真的会是什么谋逆之言。如此一看,倒是这些要弹劾的大臣有些无理取闹了。

既然这些大臣都不愿意再开口了,李隆基便说道:“朕初次看到定康侯的文章后,不夸张地说,朕感觉到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在朕这里,这些名篇足以入翰林院书库,你们为何又要弹劾呢?”

“难道就只是因为,朕打算任命他为太子师吗?”

此话一出,常安愣住了,而台下的群臣都不说话了。他这时大脑都有些宕机了,怎么自己就莫名其妙成了太子师了,怎么我自己就不知道啊?

“定康侯虽然年轻,但是其文采,足以力压你们这几个弹劾他的人。单从他这几篇文章中选一篇出来,你们都是穷尽一生无法写出来的!”

“其中的道理,你们几个又有谁可以读懂?难道朕不知道,你们与现在的三个太子师是什么关系吗?”李隆基说道。

说到这里,那几个被李隆基点名的大臣,都是有些微微发抖。似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了这个年轻侯爵而发怒了。

随后李隆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几个大臣,然后就开口道:“现在是否还有话要说?”

“若是没有,就退朝吧。”李隆基摆了摆手,说道。

“陛下!”

正当几个大仇都松了口气的时候,常安忽然就开口了。

“定康侯,你有要事要说吗?”李隆基看向了常安,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陛下,臣想知道,为何几位大人要弹劾于我。若是臣平日作风不好,或是惹恼了哪位大人,也好后面上门赔个不是。”常安说道。

源乾曜和李隆基此时都有些不信:常安什么性格他们也是都算了解的,指不定哪天就被这个侯爷给解决掉了。

但是没办法,自己被莫名其妙就被人家给弹劾了,自然是不高兴的,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自然是不过分的了。于是乎,李隆基就看向了那些大臣,然后口中念道:

“杜侍郎,邓中丞......”

连续念了四五个名字,每念一个,就有一个人跪下来。随后,李隆基就对着常安说道:“定康侯,这几人便是联名弹劾你的了。”

“谢陛下。”

“朕问你们,你们弹劾定康侯,是否是因为那三个太子师?”李隆基问道,既然常安都开口了,他当然是会配合的了。

毕竟,一个随手送出的生日礼物,都是如此名篇,日后的作为定然远超这几个人。

随后,杜侍郎就说:“陛下圣明。”

听到这话,就相当于是承认了。李隆基冷哼了一声,说道:“若是定康侯真的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你们弹劾还算是合情合理,但是仅仅是断章取义,为了这么一个职位,就弹劾他?”

“陛下恕罪,臣等愿意向定康侯赔罪,还望陛下海涵。”邓中丞也是颤颤巍巍地说道。

“定康侯,你是被诬陷的人,你说说如何处理吧。”

“陛下定夺就好,臣没有资格来惩罚几位大人,臣之所以想知道为何自己被弹劾,是否是臣真的有做错什么事情。”

“臣只是想问个明白,惩罚交由陛下定夺就好,臣不敢追究几位大人。”

李隆基微微颔首,然后说道:“既然如此,定康侯不打算追究了,那就你们几人,每人各自罚俸两年。然后都要亲自到定康侯放的府上道歉。”

“谢陛下开恩。”几个大臣都叩首说道。

但是此时李隆基又开了一嗓子:“只不过,你们不能单单听定康侯的原谅。唯有淄川郡夫人开口原谅,你们才算是真的无罪。”

“是,陛下。”

常安顿时就乐了,全大唐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