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聪慧寻名师,科举挫折遇贤弟(2 / 3)

科举考试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三年一次的会考寄托着许多学子致仕报国的理想。经过长时间准备的欧阳冲也来赶考,他信心满满、自认为进士及第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

他走进礼部主持的会试考场,这里聚集着全国最优秀的学子,考试现场每位考生都单独分配一个号舍,号舍不大由砖砌成,里面有上下两层木板,类似书桌,考生还可以每人带一个考篮进去,考篮里放一些笔墨纸砚和自带的干粮。为防止作弊,考场有专门监考人员检查。欧阳冲找到自己的号舍,静坐了下来。

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只听“沙沙——”他飞快的、行云流水的毛笔书写声,他享受着这种声音,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梦想,心中突然升腾出一种优越感,是聪明带来的优越感,此时的他显得高傲、又有些轻浮、或许有些显摆,几场考试都是他第一个交卷。别人还吭哧吭哧地完成一半,有些愚笨的在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无数号舍都投来羡慕加嫉妒的目光。

“这人是谁呀?”

“真是大神!这么快交卷。”

当交策论卷子时,监考官员提醒道:“时间尚早,你再检查一遍?”

“不必了。”

考完试的欧阳冲完全放松下来,天天睡睡懒觉喝喝小酒,等待皇榜公布。当皇榜公布的这天,晌午时分他才在酒馆烂醉后初醒。

昨天晚上,他在酒馆巧遇同来参加科举考试等待揭榜的学子林儒风。林儒风家境贫穷,自幼父母双亡,靠叔母拉扯大,连进京赶考的银子都是凑来的,进入酒馆只点了一盘清炒水芹菜和半碗饭,连一点肉沫都没有,埋头吃得津津有味。

欧阳冲坐他邻坐,一个人六菜一汤,汴梁烧老酒两斤,吃得潇洒。两个人正好面对面吃,欧阳冲感觉有些别扭,仔细观察了此人,发现是书生打扮,就猜到十有**也是来进京赶考的学子,便就开口问了一下。

“敢问兄弟,可是进京赶考的?”

“正是!不知兄台也是在等发榜?”

“哎呀,真是太巧了!敝人欧阳冲,青州人氏,今年虚度光阴二十四,不知兄弟贵庚几何?”欧阳冲站起身施礼。

“敝人林儒风,宣州人氏,今年虚岁二十三。”

“贤弟,不如我们两桌并一桌,凑近点说话,如何?”

“听从兄长安排。”

“小二,再加些菜,角炙熇腰子、入炉羊、一盘胡饼、二斤烧酒。”

“好嘞,客官稍等。”

“兄长,我酒量不行。”

“那你就多吃菜。”

“我看我们年龄相仿,不如结拜成兄弟如何?”

“好呀!”

“贤弟,我们兄弟干一杯!”

“哥哥,干!”两人一饮而尽,连干三杯。

林儒风盘缠少,每天在东京都算计过日子,三顿变两顿,两顿便凑合,其实饿了几天了。今天赶来酒馆,本来是想吃点肉的,可店小二拿出菜单,他这么一看,心想:妈呀,吃不起!赶紧打消了主意。读书人脸皮薄又不肯立马走,只得点了一盘便宜的蔬菜就米饭吃,现在感觉欧阳冲点的这酒烈烧胃,所以酒喝的少,却大口大口地挑肉吃。

欧阳冲是独子打小没兄弟,此刻他乡遇故知,结拜兄弟俩年纪相仿,看到弟弟没把自己当外人,狼吞虎咽吃得开心,感觉十分惬意,比这好的筵席欧阳冲都吃过无数次,只是这酒香醇烈甘蛮和他口味的,所以只管喝酒。

兄弟两人边吃边聊,酒馆其他桌子上的食客来来去去,已翻台几次了。时光渐近深夜,热热闹闹的场面变得安静起来,酒馆要打烊了,店小二看他俩喝得兴致正高涨,知道他们是赶考的外地儒生。

“两位客官,还要添什么菜?”

欧阳冲正听到窗外有打更声,细听时间已到子时,知道店家要打烊了,说:“我们兄弟难得一聚,再添些茶水、一盘花生米、一盘酱鸭头、两盘羊肉水饺。”

“好嘞,只是请二位客官移步到本店二楼‘神仙聚’雅间继续用膳,里面桌凳榻齐全,喝醉了还可躺下休息,我把你们这酒菜碗碟都送上去。”

“太好了,这不还省了我俩的住宿钱了。”欧阳冲调侃道。

“二位有请!”

店家下班了,欧阳冲和林儒风在雅间继续聊天喝酒,两人谈了父母、少年、老师、科考、风土人情、奇闻异事,越谈越开心,林儒风干脆端起茶杯与欧阳冲酒杯干杯。

“来,小弟敬哥哥一杯!”

“干!”

“为兄也敬贤弟一杯!”

“干!”这样,欧阳冲不知不觉就喝醉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儒风急急忙忙去看发榜消息,到晌午时回酒馆找欧阳冲时他刚醒。

“贤弟,怎么垂头丧气的?”欧阳冲坐起来问道。

“兄台,皇榜上的名单没见我的名字,我落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