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西征山西(1 / 2)

李钦看着手上陕西锦衣卫,送来的情报。

他真是没有想到,西北居然在短时间的产生了如此巨变。

在西北根深蒂固的杨家,居然被陕西总督洪承畴给剿灭了。

而且他还杀了固原镇的总督夏飞虎,收编了固原镇的大军。

现在洪承筹已经成为西北的实权人物了。

李钦看着收到的这个消息,也是极其的兴奋和高兴。

因为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他早就准备攻打山西的杨智勇了,但是一直担心,杨家会发动他们的影响力,鼓动西北的兵马来支援他。

但是随着洪承筹剿灭杨家,掌控陕西,他已经和太原的杨智勇成为死敌了。

也就是说太原的杨智勇将彻底的失去来自西北的支援了。

甚至还要防备来自陕西的洪承筹的攻击。

等于是他现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全部都是敌人。

而且他所承认的金陵朝廷,也没有能力来救援他。

他已经彻底的完了。

而且他相信,随着杨家被洪承筹覆灭的消息传开,原本就已经动摇的山西各地官员,将彻底的倒向他的这一方。

而且随着自已优厚的招降条件的传播,他已经可以看到山西到处不战而降的场景了。

李钦收起了手上的这份情报,但是心里不得不感叹,洪承筹不愧是被称为能力总督之首的能臣啊。

李钦看着地图上陕西的位置,根据他的推测,很快洪承筹的臣服信件就会传来。

毕竟随着他铲除了杨家,和山西的杨智勇成死仇了,金陵朝廷他是不能在承认了。

那他就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臣服自已掌控的这个朝廷,或者自已扶持陕西的藩王另立一个朝廷。

另立一个朝廷,那是不可能的,那等于是公开向自已和金陵两个朝廷开战。

而且天下那些观望的总督将领,认不认可还两说呢。

这是极其不理智的。

洪承筹是不会干出这么傻的事情来的。

那么剩下,对他最有好处的就是臣服自已。

臣服自已,和自已一同消灭,已经和他成为死敌的杨智勇。

而且还可以凭借臣服我后,借助自已的兵威,巩固自已在西北的位置,这对于他好处是最大的。

随后李钦就拿出了一份空白的圣旨,开始考虑给他封什么官啊。

最后李钦在这份空白的圣旨上,写下了封洪承筹为陕顺侯,世袭罔替,挂职内阁,总督陕西与固原镇...

在写好了这份圣旨之后,李钦随手拿来了自已桌子上皇帝的印玺,盖了上去。

接下来要是洪承筹要是向自已上表臣服的话,自已再把这一份写好的旨意,拿出去,再朝廷上走一遍流程。

他就是正规合法的朝廷圣旨了。

同时也想起来,陕西的其他三镇,也给他们三人每人写了一封诏书。

让他们上表归附自已,自已可以做他们的后台,尽力保护他们不被洪承筹吞并。

李钦放下了手里的圣旨之后,也是查看起来了锦衣卫的其他情报。

在江南的锦衣卫情报网也重新运转起来了。

虽然很多的锦衣卫都投靠的金陵朝廷,但是剩下的还是给他收集到了不少的情报的。

李钦查看着江南的情报,根据情报,浙江的胡宗贤效忠了金陵朝廷。

并且到了两淮亲自赈灾,并选拔灾民中的精壮为军。

在两淮组建了一支两淮军。

而在江南,朱间慎也是选拔众将,招募士卒,重新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京营。

可以说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都在厉兵秣马呢。

最关键的是,根据他们汇报的情报,在长江上更是来了一支强大的水师。

根据听闻,这支强大的水师,是从闽地来的。

他们加上江南的水师,已经彻底的控制了整个长江。

李钦在看到了这个情报之后,也是皱起了眉头。

果然和自已想的没错啊,金陵的朝廷正在不停的训练士兵,增强实力。

这一点自已早有预料。

但是情报里面那一支从闽地来的水师,确实让李钦比较意外。

根据情报来看,这支水师远远要比江南的水师强大。

完全封锁了江南的江面。

这一点是最让李钦注意的。

因为他的铁骑,虽然战力强大,在陆地平原上,无人可挡。

但是他的本部士兵基本上都是来自辽东,他们并不适应江南的气候,而且也没有江南人懂水性,会使船。

最关键的是江南河网,湖泊密集,极大的限制了他骑兵的威力。

他想要渡过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