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迂回关外(1 / 2)

李钦看着站出来的那个叫独孤玉的小将,对于这个叫独孤玉的小将,李钦是知道的。

军中著名神射手,论搭弓射箭,他的箭法可以说是十几万大军中数一数二的。

这一路过来,他也是靠着神射,立下了不少的功劳的。

而且他胆子特别大,之前的战役中经常带着自已的部队,使用一些险招,但是总能取得一些奇效。

对于他的建议,李钦有些惊讶,因为他的想法确实有些大胆啊。

只是在那个叫独孤玉的小将说完了之后,还没有等李钦开口。

坐在前排的刘成辉就先一步开口说道:

“你说给你五千骑兵,你就可以奇袭拿下宣府,但是你要准备怎么去呢?

宣府的大军正在居庸关通往京师的路上。

至于向南走其他的关口,你则是很容易和其他的吴军遇上。

要知道,河南和太原的军队可都在朝着这里前进呢。

你要是想要不走居庸关,而是向南绕远路风险可就上升了。”

那个叫独孤玉的小子则是对坐在主位的李钦直接行了一个礼说道:

“少帅,末将不走居庸关,也不走南方的那些关口。”

李钦听到了他的话后,也是想到了什么,但是还是开口问道:

“你是准备走关外?”

“少帅英明,现在关外的鞑靼人的主力正在北方放牧,在关外的长城沿线并没有什么大的鞑靼人的部落。

当初女真人从辽东走喜峰口,就没有遇到鞑靼人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末将只要五千骑兵,一人配四匹马,两匹用来赶路,争取最大的速度穿过草原,绕道关外杀进宣府。

至于剩下两匹一匹用来携带粮食等物资,一匹用来携带盔甲武器等。

宣府现在的军队已经全部被郭自锋带出来了,比当初的蓟镇还要空虚。

而且他们现在的注意力和布防肯定都在东部的京师方向。

我搞这次大迂回,从关外突袭,出其不意,绕过他们的布防区。

定可一战而胜之。”

李钦看着面前那个一脸兴奋的小将独孤玉。

手却实拿起了案桌上的马鞭。

好家伙。

他这不仅一口气要我五千骑兵,还要带走两万匹马。

当然李钦知道他这个要求是非常合理的,穿越那片草原,长途奔袭,想要保证速度。

虽然一人三马也可以,但是为了保险,他要一人配四马确实也比较正常。

但是关键的是,他自已经过了估算后,发现他的这个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宣府要是真的拿下来了。

不止是可以复制当初蓟镇的成功,控制对面军队的家眷。

最关键的是,蓟镇大军来的如此的快,而且还是急行军。

这就证明了他们带的粮食肯定并不多。

他七万大军,还有携带的战马等一天要吃的东西,就要堆成一座小山。

这些粮食,他们肯定是要从后面的宣府运输的。

只要拿下宣府,就可以切断他们的粮食供应。

这才是战争中,两军对垒,将领要经常考虑的事情呢。

让自已的军队和对面的军队硬碰硬,拿刀对砍,终究是最下策。

因为那样,你给予对方极大杀伤的时候,你自已必定也会产生一定的伤亡。

所以想着断对方的粮道,或者放火烧对面的粮仓。

之后坚守住,等待对面自行崩溃,这才是战场上经常出现的呢。

李钦看着

一但这次突袭成功了。

那么收获将是巨大的,宣府这七万大军,直接就完了。

剩下他暂时要面对的无非就是来自太原和河南的军队了。

至于其他的地方,受困于现在生产力的低下,从消息传到各省里,省里再传达到府州,再到县里,

之后再到动员士兵,士兵出征的粮食,还有运粮民夫的口粮,当然民夫的口粮很有可能让他们自带,从征集粮食民夫,准备好了之后再出发。

那已经过去很久了。

毕竟中间有很多要的事情要处理呢,比如征调粮食每个州县分担的比例是多少,征调民夫每个州县的数目是多少?等等事情呢。

而且那些腹地的军队,到底有多少战斗力,这还要打个问号呢。

现在的大吴也就是几大边关地区,还有那些特别地区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外,其他的地方,那真是一个比一个烂。

尤其是江南,几年前在江南几十个倭寇居然就可以在江南横冲直撞。

江南账面上的那十数万士兵,居然拿那几十个倭寇没有一点办法,真是千古笑话啊。

所以自已目前要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