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上哪整点文具啊(1 / 2)

自从那次会议结束之后,宋枝就甚少见到陆靳野了,两人每次路过的时候,分明是觉得他想说话,却最后还是匆匆离开。

宋枝感觉应该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她又想不出具体原因来。

难道是因为她给阿生求情?

但是求情不是应该的吗?

阿生是他自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啊,而且,罪名也并不是特别严重,流放这样的极刑太重了,他若是做出这样的判决,会影响他在苗寨中的声望。

宋枝收了心思,开始上课。

上次那个被噎住的小男孩,因为宋枝的及时抢救,现在又变得活蹦乱跳了,其父母也是不好意思地跟李书记交涉之后,找到了宋枝道谢。

然而此事最大的受害人不是宋枝,而是阿寅,宋枝特地提了一嘴,那一对父母也并没有反驳,而是借由李书记的口,往后那个叫阿科的小男孩都会去上宋枝的课。

宋枝的扫盲班因为两次心善,有更多年纪小的孩子过来上课了,这样的程度也仅仅只是让苗族的村民稍稍放下了些戒心而已。

教授的这些苗族孩童,眼里仍然有警惕,不过好的一点是,他们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随意用苗语骂人,或者朝她扔石头。

因为好多孩子是新来的,宋枝只能重新再教授一遍拼音,然后组成学习小组,每个组分一个熟悉的,互相学习。

复习之后,宋枝拿出特地自己抄写的苗汉双译,本来她是想找有没有苗语字典,跑了好几家店,也没找到,只能尽力用写的方式去翻译意思。

总之过程极为困难,而且还很难保证一定对,原本打算抽空再去找陆靳野,跟着他再重新学一些基础的苗语,但是陆靳野一直在躲着她。

所以宋枝先发下去的是试行版,所有人需要抄写五遍,然后下节课默写。

小孩子对于未曾见过和了解的文化都是充满好奇的,即使是陌生的文字,也能努力去分辨理解,对于他们而言,识字的机会是很少的。

有文化的族老们也很难去管束这些小皮猴子,一人闹就全都要闹,说也说不过来。

“所以,接受别人的帮助要说什么?”

宋枝的苗语还不甚熟悉。

但是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异口同声到:

“谢谢。”

简单的谢谢,对不起,麻烦一下等等日常用语学生们接收得也很快,

宋枝授完课,将自己积攒下来的铅笔一人发了一支,都是用转笔刀削好的,橡皮擦一人切了一小块,实在是条件艰苦,她的这些文具都还是原先从城里带来的。

文具在经过宋枝简单的教授之后,学生们已经能慢慢学会自己用了,大家都很小心不把铅笔尖写断。

授课结束后,阿科在同伴的叫喊声中仍旧是慢腾腾的,直到宋枝诧异的眼神扫过去的时候,才小脸通红,甩下一句生硬的“谢谢”后,便飞快地跑开了。

上一次还是朝她扔石子,现在则是会对她说谢谢,怎么不算是很大的突破呢?

宋枝收拾好东西回宿舍,下午准备去李书记那领一些任务田,毕竟自己每天也只是授课一小时而已,剩下的时间还是要好好利用起来。

谁知到那的时候,正好在听李书记跟陆情说话,大致是到了药材重新采集的时间了,药材生长在密林的各个地方,平日里都是挑些各种熟手去。

苗族不仅文化特殊,与汉族不同,民族内还会挑有能力的人专门培养药草养殖和制药方面天赋的后生。

原先阿生就是属于这一挂的,在所有后生里面,算是顶顶有天赋的了,除此之外,还有陆靳野。

说不定这次去采药,陆靳野也在呢,就算不在,也能增长自己的见识!

“李书记!”

宋枝手里拿着册子敲了敲门,示意自己在门口。

李书记先暂停了和陆情说话,转而冲着宋枝十分和蔼道:

“宋知青,上完课啦?有什么事情进来说!”

宋枝点点头,这才进门:

“上完课了,我想去领一点任务田,这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忙,我也不好意思自己空闲下来,另外一件事是我想自费买两本字典,不知有没有什么门路可以买到?”

李书记有些无奈,语气中带着欣慰:

“想干活是好事,但是也不能太辛苦了,任务田的事情暂且作罢吧,你要是实在闲得没事儿,就找文员给你划个四五亩地慢慢干,不着急。”

但是课本之类的册子,书籍,只有在县里的书店才买得到,还要托关系,更何况是字典,贵不说,刚上架就被抢完了。

许多都是自己攒了很久的钱,就为了买本字典。

“字典,一下子就要买两本,不知道能不能有,那天我上县里给你问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书店老板帮我留两本?”

李书记犹豫了一下: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