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乡村企业主培训班(1 / 2)

“基于治理权力集中度和多主体合作度,来描绘当前各种治理理论在理论谱系中的地位和关系我们可以得到相应治理理论谱系”

“可见,一种作为韦伯意义上的理想类型的治理模式,尚未被当前的社会治理理论覆盖到”

“而无论是理论逻辑的演绎似乎都不应漠视引领型融合治理的存在”

“近些年来,西方一直由于在价值理念层面片面强调治理权力的分割分享,倡导国家的退场,并过度宣扬国家缺席背景下市场和社会在治理中的作用忽视了引领型融合治理在现实和理论中的意义。”

一篇三千多字的关于新时代社会融合治理,以及管理体制发展趋势的作业,被李乐赶了出来。

至于质量,只能说,吃饱就行,要什么味道。

本来还写了几段关于lgbt群体的二元性认知,以及西方群体阶层的过渡趋势,后来想了想,有点不合时宜且有点神棍的味道,又全部撕掉。

这种写个作业,十几张稿纸的日子,实在有些累中指。

李乐一直在犹豫,是不是去中关村找正在卖光盘的刘总配台电脑,然后亲切的拉着他的手,告诉他,噫~~~~,东哥,瞧,这是婚姻线,你这辈子,最少有两段姻缘,老夫少妻,美滴很!

还有,去马考可以,但别去拉斯维加斯,有牢狱之灾。

要是说了,也不知道刘总是什么表情。

神游天外,胡思乱想一阵,李乐找出订书机,“咔哒”两声,把作业订好,出了寝室。

校门口,李乐找了个穿着绿军棉袄像乡村版舒马赫的三轮车手,喷射起步之后,顶着寒风,直奔昌平车站。

一路辗转到了燕京站,在过街天桥下面,见到了捧着烤红薯吃的满嘴冒白气的路远远。

“吃不?”路远远笑着,指了指一旁烤红薯的大油桶。。

“算了,醋心。”李乐摇摇头。

上了大二的路远远,最近比较忙,忙于甜甜的恋爱。

一个来自津门的小伙子,凭着哏儿都人口吐莲花的自带buff,一番努力之下,得了路远远的芳心。

曾敏知道后,教了李乐鉴定不靠谱男人的三大准则,五条定律,七个小技巧之后,安排李乐出马,现场观察和评判。

李乐一边琢磨曾敏哪来的这些门道,一边抱着娘家人的心态,出面和这个津门的小哥吃了顿饭。

结果还行,虽然腰果鸡丁那种碎嘴子了些,可凭借李乐多年行渣的经验,能感觉到这个小哥是真心喜欢路远远,没有pua的嫌疑和其他非分之想。

路远远也是有些脑子的,暂时瞒下了自己有个被一些文青视为偶像的父亲。

现在这个经过扎西喇嘛“点化”的女孩,少了过去眉眼间不时流露出的凄苦和执拗,倒是有了些安静洒脱。

有时候,唯心的东西,还是需要唯心来化解。

“大泉哥的车是四点二十吧。”路远远擦了擦嘴角。

“估计不知道晚不晚点,反正提前到是不可能。”李乐一指出站口的方向,“走,上那边等等。”

“岑永志没和你一起来?”

“啊,这种事,他来干什么?”路远远把手套戴好,“你们下年能搬回燕园还是万柳园?”

“不知道呢,大概率是燕园。”

“别管万柳还是燕园,周围好吃好玩的也多,不像你现在的地方,和发配宁古塔差不多。”

李乐摸了摸还在隐隐发胀的指头。

在没有考公,考研,唯一有点热度还是出国这种有钱家庭孩子才考虑的日子里,吃饱睡,睡饱玩,不求高分,但求不挂科,过完今天不焦虑明天,才是主流。

反正出了校门,可供挑选的工作机会比二十年后要多。

两个字,不卷。

暑假时候,李乐说要给李泉找个学习的地方。

这事儿最后落在了路远远这边。

路远远的学校为了迎合社会进步以及经济收益考虑,从两三年前开始,就利用师资办起了民营及乡村企业家的培训。倒也没起个什么长江、湖畔的名头,更没有给来上课的人所谓的eba头衔,就叫“xxx学习班”,朴实且直白。

质量也说得过去,最起码教一些真的东西,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成了傍大款找富婆的高端婚介所、相亲俱乐部,或者夹带私货的同盟会。

从基础财务知识,到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经济原理,浅显易懂,便于这些大多草莽出身,想要再提升的企业主和商人们实际操作,而且还有考试。

李乐听说之后,找机会现场听了一节,感觉还行。

费用不算高,初级班,2688,半个月,包吃包住。

而李泉在去了一趟南方,见识上有所开阔之后,需要学习充电的自觉性也提高不少,听到李乐的电话,收拾收拾,直奔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