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朝堂谋划(1 / 2)

“这……怎么可能!”

“九弟怎么会有重骑兵呢?他哪儿来的骑兵?”

宁高满脸的难以置信。

“废话,朕哪里知道?”

闻言,宁元武瞪眼喝斥道。

这件事他也想不明白,根据密报传回来的消息,呼兰的重骑兵就像凭空出现似的,事先压根没看到过。

为了监视宁全,他共派了二十多名暗探跟随。

二十多名暗探散布在不大的呼兰城,如果有重骑兵不可能看不到。

所以,宁全是怎么弄到重骑兵的?

“父皇,儿臣认为此事必有蹊跷,必须严查!”

三皇子宁俊突然说道。

宁俊比谁都恨宁全,如今抓住机会,他岂能错过。

“三殿下,老臣不明白,殿下要查什么?”

“九殿下击败匈奴入侵,这难道不是好事?”

“至于什么重骑兵,难道比击败匈奴更重要?”

宁俊话音落下,李俊臣皱眉道。

“击败匈奴当然是好事,但来历不明的重骑兵也要查。“

“若是老九与外敌勾结,得到的重骑兵,怎么办?”宁俊反驳道。

“三殿下的意思,莫非怀疑九殿下勾结外敌?”

闻言,李俊臣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宰相大人,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宁俊继续道。

“陛下,儿臣也认为此事应该彻底调查清楚!”

这时,宁高也站出来道。

“臣附议!”

“臣也赞成,应该彻查清楚!”

太子出马,群臣自然纷纷响应。

见状,李俊臣只得闭嘴。

“好了,既然诸位爱卿都认为要彻查,那就调查吧。”

“朕也很好奇,老九的重骑兵到底来自何处。”

“传朕旨意,兵部立刻调查此事。”

宁元武开口道。

“臣等遵旨!”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众朝臣齐声道。

“嗯,退下吧!”

宁元武摆了摆手道。

“是!”

很快大殿内只剩下太子,李俊臣,以及兵部尚书黄承彦几人。

“宰相,你是不是觉得此事不该彻查?”

宁元武对着李俊成说道。

“陛下,臣是觉得没必要。”

“臣虽不懂兵事,但也知道除了波斯,西域,匈奴,吐蕃,乃至大食都没有重骑兵。”

“而波斯又远离大乾,中间还隔着大食,所以说九殿下勾结外敌,纯属无稽之谈。”

李俊臣直言道。

“嗯,朕也同意你的看法,老九不可能勾结外敌。”

“朕要查的也不是他勾结外敌,而是他的重骑兵是哪儿来的,否则让朕如何安心!”

宁元武凝重道。

他之所以将宁全打发到北庭,就是因为其身怀前朝血统,生怕他影响到大乾江山。

在宁元武看来,宁全最好就是老死在北庭,永世不得返回京师才好。

谁曾想,事情的发展超乎了预料。

宁全竟然击败十万匈奴大军,并且手里还有重骑兵。

这个结果让他震惊不已,也让他感觉到深深的危机。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臣会亲自督办此事。”

闻言,李俊臣恭敬道。

作为宰相,陛下的心思,李俊臣怎能不明白。

宁全拥有重骑兵,对大乾威胁实在太大。

所以,陛下才想着彻查。

至于他刚才说的,完全只是敷衍罢了。

“恩,你明白就好!”

闻言,宁元武满意的点点头。

“朕将你们留下,不单单是老九的事,还有有关各镇节度使之事。”

“自从朕收回平卢和渤海两郡后,这些家伙便私下里频繁联系,生怕朕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他们。”

“特别是剑南,宣武,武宁三郡,更是蠢蠢欲动。”

”据密探报告,三郡现如今正厉兵秣马,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朕担心他们狗急跳墙!会起兵谋反。”

“太子,宰相,你们有何良策?”

宁元武面若冰霜地问道。

各地节度使私下联系频繁,剑南三郡节度使更野心勃勃,如果不加以遏制势必会引发大乱。

“陛下,密探确认他们想谋反?”

听到宁元武的话,李俊臣问道。

“还不能肯定,但朕就怕他们铤而走险!”

宁元武摇头道。

“如此便好,陛下大可放心,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