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更换拍摄地(1 / 2)

“好的,小朋友,都看着叔叔这边,123,笑!”

影楼的摄影师,正在组织10个小朋友一起拍照,这就是张副编安排的拍摄地。

一个海滨市最大的影楼,虽然摄影师是非常专业的,但是其他方面比较拉胯。

王文峰看着那10个站在镜头前,勉强挤出笑容的童装模特,心里已经很不爽了,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么一个拍摄方式。

一切都是张副编安排的,但效果就是很不好,特别是整个拍摄地和氛围。

“这些都是我从附近学校找来的学生,无论外貌和身形,都是同龄人里面最好的。”

张副编还在自夸,根本没有留意到王文峰的表情。

王文峰的脸色很不好看,不是因为模特不好看,而是拍摄地实在太拉跨了,简直浪费自己这么好的衣服和10个青春洋溢的学生。

1990年的影楼,是很多人愿意花钱来拍照的地方,但他们都是一些没太多审美能力的人,而且布景还特别不用心。

王文峰最不爽的就是布景,都是一些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布景,而且嫩芽童装的色彩还比这些布景更夺目,形成很大的反差。

等一下,先不拍了,大家都休息一下吧。”

王文峰是主动叫停的,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审美,肯定不能用这样的照片作为海滨周刊的封面,必须做出改变。

拍摄被叫停了,最开心的就是10个童装模特,孩童的天性被释放出来了,而且还穿着新款的衣服。

“王老板,这有什么不好的?10个童装模特是我精心挑选,这家影楼还是本地最好的,摄影师还是在国内得过奖的。”

张副编主动发问。

“不是这个意思,张主编,跟我到楼下走走吧。”

王文峰知道不可能一下说明白的,必须在街道上才看出端倪。

周六的街道上,到处都是人,跟影楼内部环境形成了差别。

而王文峰主动给张副编点了一根烟,然后两个人就蹲在路边说话,而且眼睛离不开街上的一举一动。

“王老板,到底是哪个地方做的不好?”

1990年,还没有完整的抠像技术,所以在特定的地方拍摄照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最主要是方便处理。

所以很多彩色封面的周刊,封面上面的人物不一样,但背景就是那么几个。

“张主编,我要拍的是童装,而且是展现孩童最纯朴的一面,现在影楼里面拍照,效果肯定凸显不了我们嫩芽童装的特点。”

王文峰可是从产品属性上来说的,在这里几乎没有人比他更懂产品了,而且影楼拍摄的弊病实在太大了。

张副编看了看周围,就不再说话了。

“我的意见就是要找一处好的场地,我们实景拍摄的效果,肯定是比布景前面的矫揉造作好,我们要展现小朋友活泼的天性,所以请帮忙换个场地吧。”

王文峰一句话就说破了影楼拍摄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对自己的嫩芽童装来说,他是一个在商海沉浮多年的人,而且也不伤害张副编的面子。

张副编转身就去打电话了。

王文峰继续在路边抽烟,他现在要为嫩芽童装打开市场的话,每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连拍摄产品图,就要自己亲自出马。

不过这才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王文峰知道后面还有更难的地方在等自己。

服装的拍摄地,基本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因为这是这一产品的天然属性,加上童装模特更需要释放天性,虚假的布景只能够被淘汰。

“好了,各位

小朋友,明天再辛苦你们一天,大家明天早上在海滨公园集合,到时候我就会安排大家的。”

张副编想通了,而且安排了一个不错的地方。

海滨公园是1990年海滨市一个不错的景点,最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出童装模特的天性,看来王文峰的点拨还是有用的。

文梅服装厂里面,卫金良主抓生产的工作,工作做起来是比较简单一些的,而最重要的销售工作,则是落在了老板王文峰身上了。

现在嫩芽童装可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品牌,童装更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如果要促成销售的话,就意味着王文峰需要提高嫩芽童装的曝光度。

当前虽然拉到了海滨周刊的一个长期封面,但看周刊的人还是少数,而且还不是王文峰想要的消费群体。

想来想去,还是海滨电视最好,可是董台长那边还没有被说服。

周日早上,王文峰就出发了,他今天还要在拍摄地进行一个监督,必须确保这批封面照完美展现嫩芽童装的特点。

果然换成一个实景场地,让昨天10个童装模特释放出天性了,在镜头面前更加自然展现了,而且拍摄过程中,吸引更多人围观。

王文峰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