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孩童的灵感(1 / 2)

小女孩拿战利品,跟着伙伴们汇合了,然后她依旧是王文峰眼睛追寻的人。

王文峰的眼睛总是能找到小孩堆里的那个小女孩,因为她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身上的粉色连衣裙,在人群中还是那么显眼。

“对啊,我为什么不去做童装呢?这才是大生意啊!!”

王文峰在街上突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转身就回到了文梅服装厂。

童装市场可是王文峰没有考虑过的事情,就在他刚才看到的场景,一群衣服没有颜色的孩子里,只有一个穿着新款连衣裙的小女孩,只有她被认出来了。

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文梅服装厂目前所有的生产线,都跟其他服装厂一样,只做大人的衣服,所以竞争过于激烈,而且先发制人的优势,被其他服装厂给掌握了。

文梅服装厂很难从目前的格局突破,除非王文峰剑走偏锋。

服装厂里面,卫金良正在巡视车间,此刻可是文梅服装厂的关键期,产量必须上去才能够跟老对手斗一斗。

“老板,您又怎么回来了?”

卫金良没想到王文峰直接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且还气喘吁吁的。

“走,我有事情

要问你。”

王文峰口干舌燥的,刚才一路上边想边跑,大气喘个不停。

两人来到了办公室,王文峰随手就把门关上,看起来就很神秘的样子。

“卫主任,我问你一件事情,童装的生产线贵不贵?”

王文峰直接问起了童装生产线的事情,只不过他的理念有点超前,忘了这是1990年。

“童装?”

卫主任手指夹着烟,双眼都快跳出来了。

卫金良可没有童装这个概念,在他脑海里面只有大人的衣服,根本不认为小孩的衣服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说的是小孩才穿的衣服吧,这个其实差不了多少,就是打板比较考验功夫。”

卫金良用自己的话解释着,他还是比较保守的想法,认为大人的衣服才是最好卖的。

这也不能够怪卫主任,因为大环境都是认为大人手里的钱,就是要买大人的东西,小孩排在其次。

这句话总算是给王文峰吃了一颗定心丸了,他的计划是可以实现的。

两个人一起坐下来,这次连茶水都没时间泡了,因为要赶紧知道童装的生产线,有哪些具体的难度。

卫金良拿了成本说事,其实童装的

生产线真的不贵,在某些方面还低于大人衣服的生产线,只不过是要动用更多的模板去生产。

在生产童装的过程中,打板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打板就是童装的款式和尺码问题,这一点就让童装无法在国内市场做大的原因。

“老板,做小孩子的衣服真的不划算,不可能只生产一个款式、一个尺码的,小孩之间差异太大了。”

“三岁的小孩,跟五岁的小孩,就差了一个腰围和一个身高,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针对同一个款式,生产不同尺码的衣服。”

卫金良是知道童装的难度,而且生产线还要分别生产出不同尺码,却又是同一款式的衣服,童装贵就在这里了。

因为小孩之间在体重和身高的差异,远远大于成年人,所以绝大多数厂家不愿意生产童装的原因,那就是担心产量太多卖不出去。

特别是正在长个子的孩子不适合,才导致目前文梅服装厂也跟着主流生产成年人的服饰。

“卫主任,你想想,是大人买衣服的多,还是小孩买衣服的多?”

“当然是小孩啦,他们不停的在长高,而且现在的大人更舍得给孩子花钱,所以童装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文峰自

问自答了,他是肯定要说服卫金良的。

突然间的转型,也就意味着文梅服装厂需要一个熟人来指导新的生产线。

“老板,衣服太多不好处理啊。”

卫金良太担心让文梅服装厂生产童装,会耽误了厂里的发展。

他心里还是担心童装的产量太多,影响到了销售,因为市面上还是以大人的衣服为主。

“你就把心放到肚子去吧,你尽管安排生产童装的事情,至于怎么卖出去,就看我的。”

王文峰露出一个笑容,看着眼前还在犹豫的卫金良。

其实刚才一路回到厂里,自己已经把所有的事情想明白了。

童装肯定是要搞的,而且已经有办法同时打开销路。

关键因素还是在海滨日报上,王文峰需要它作为一个跳板。

海滨日报虽然在同行之中,属于比较弱势的,但它背后还是海滨市电视台。

这就是王文峰希望的跳板,就要看看自己的魔法是否施展成功。

电视台的影响力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