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联手反击(1 / 2)

第371章联手反击

时间来到195年十二月,刘寒这边七月备战,八月准备完毕,可没想到曹操打得这么拖拉,等了四个月。

各路大军都憋着一股劲,曹操这边刚拿下张超,汉军就动了。

留守东郡的曹军战前没收到一点情报,就被突如其来的汉军打得措手不及。

两天,仅仅两天时间,东郡除了东阿和范县,再次全郡陷落。

酸枣线杨奉率军从后方共计延津和白马渡,帮助从河内来的张绣部和正面战场高览部。

张绣渡过延津,顺势插到燕县,阻断东郡曹军在靠近司隶这片区域南逃的线路,而高览则在杨奉的帮助下,兵临濮阳,控制东郡在黄河以南西南部,副将孟岱配合杨奉镇守濮阳。

孟岱挺羡慕杨奉的,都是投降的,差距咋这么大?

但是没法,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而且身在汉军感觉就是不一样,只有他招惹别人,谁敢招惹他?

真后悔当初投降不积极!

徐晃带着高览突袭东郡黄河以北,现围困东阿。

曹军主力都在陈留,东阿守军仅两千人,守城的乃是胡昭。

偏将军高览对徐晃说道:“能帮着曹操稳定东阿,数月不曾被攻破,这胡昭不可小觑。”

高览虽是袁绍旧部,但刘寒诚恳邀请,他高览是要忠于大汉的,良禽择木而栖,只能在心里对袁绍说一声对不起。

“东阿守军能坚持这么久,一是兖州兵太弱,二是当初曹操回援,守军不少,现曹军主力在陈留,他们能坚持多久?”

在汉军三年,高览当然知道汉军与其他诸侯的区别,军队的招募、训练规范化、体系化,其精锐程度远不是袁军能比的。

袁军的部队伙食能这么好吗?

袁军在招募的时候会对士兵进行初步的背调筛选吗?

袁军会在晚上给士兵上文化课吗?

袁军

都不会!

不仅袁绍不会,曹操也不会,所有诸侯都没这么干过。

这是一支花钱堆起来的军队,军中除了常见的兵种,各类辅兵也一应俱全,从千夫长往上,都配有文官参谋,战前模拟、战术安排、战后总结、伤亡清点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方方面面的细节,让高览感叹河间王真富有!

徐晃看着东阿城楼,面色严肃:“某乃河东徐晃!城上主将答话!”

这次,冀州出兵四万,陈到部偏军一万人,徐晃部主力三万,因此东阿胡昭这两千人,要顶住三万人的攻击,压力可想而知。

胡昭自然站出来:“徐将军,久仰大名,不知今日将军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所为何事?”

“你的疆界?他曹操一个小小的校尉,什么时候有疆界了?”

“将军,我家主公可是”

“你想说他是兖州牧?朝廷认了吗?国贼罢了,今日我大军在此,尔等最好开城投降,不然定叫尔等灰飞烟灭!”

曹操这边,在收到东郡被攻击的消息后,也急忙领军回援,同时向豫州袁绍、徐州刘备、荆州刘表求援,即使是扬州袁术,曹操都派人过去当说客。

“唇亡齿寒呐!”

“如今刘寒在北方,如此强势,若我等不联手,将来必定会被他各个击破!”

一番游说下来,曹操已经在鄄城前线与徐晃对峙了又一个月。

曹操这两年战争不断,大军损耗严重,即使有新兵,也是靠着青州人和抄掠地方豪强获得的兵,但这些人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很差。

≈t;divcassntentadv≈gt;鄄城是目前曹操的大本营,驻军五万,与濮阳陈到部一万对峙。

胡昭不得已退出东阿,驻守须昌,加上后续援军,共计两万人,控制水路、保证粮草的同时,与东阿、范县一带的徐晃部三万作牵制。

袁绍本就与刘寒有仇,加上这次曹操主动服软,从各方面来说,他都会派人来救援。大将颜良、军师逢纪两人率三万大军北上兖州,大军屯于长桓,与燕县杨奉、张绣两万部对峙。同时令大将文丑、军师郭图从侧翼,也就是南阳,领兵两万屯于鲁阳,作势要攻打广成关。

至于袁绍本人,则带着许攸、辛毗、辛评及儿子、亲族等诸将,共计五万人屯驻阳翟,若刘寒在司隶的大军异动,自己这边大军就压上,夺取司隶。

形式急转直下,令刘寒猝不及防。

袁绍十万人,曹操七万人,可以说他们把大部分家底都投进来了,而在东郡,徐晃那只有七万人。

“司隶这边十八万大军,除却出去的三万,还有十五万人,留五万人镇守三辅,由朱儁统领,剩余十万交给黄忠。”

“喏!”

本来不想大打出手,既然你袁本初也掺和进来,那就一起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