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马腾怂了(1 / 2)

司隶诸事定,刘寒打算回去,战争日程因皇帝驾崩拖延了两个月,再不回去过年就来不及了。

然而,今日桌案上摆着一份极其怪异的奏疏。

“这帮人在想什么?”

难怪这份奏疏会被贾诩摆在最上面,“赵王?”

春秋战国,河间属赵国,皇帝驾崩,这帮长安群臣就给自己联名上书,想让自己称王?

“这是哪个的主意?”

杨彪、赵温、马日磾、伏完、士孙瑞

刘寒看完,把奏疏放到一边:“文和,奉孝,此事你们怎么看?”

贾诩看到主公淡然的态度,心中大定,他就怕主公被这些朝堂公卿一顿吹捧后忘乎所以。

主公现在就是王,只不过不是一字王。

赵王?

日后别说赵王,哪怕皇帝

现在不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主公已经很强势了,再高调,即使诸侯之间有龌龊,也会暂时摒弃前嫌,选择合作。

主公虽然兵强马壮,但蚁多咬死象,西凉叛军,北方异族,南方诸侯都联合起来,主公再强也不是对手。

所以现在要做的除了稳定现有地盘,就是保持低调,静观其变。

贾诩:“主公,诩觉得,主公赵王之位绝对当得”

郭嘉听到贾诩的话,不可思议地看着贾诩:“文和兄,你”

贾诩:“奉孝,某话还没说完,主公,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郭嘉松了一口气,刚刚吓死他了。

刘寒:“哦?说说。”

贾诩:“主公,这次一口气吃下冀州和半个司隶,想必诸侯全部盯着主公,若主公再称王,那诸侯必然结盟!先将主公打败,然后各凭本事逐鹿中原。”

刘寒也是这么想的,“那你们说说,为何忽然这么多人提出来?”

这份奏疏上,长安朝廷除了被清洗的,都联名了。

贾诩苦笑,这件事他当然知道,这些朝廷众臣有时候真的烦得很,但还得和颜悦色地跟他们聊,不能摆架子。

原本,他们还找了贾诩、郭嘉、黄忠等刘寒麾下文武,不过这些人都被贾诩、郭嘉警告不准掺和,一旦这奏疏上有自己人的名字,事情更复杂。

贾诩:“主公,三辅稳定后,可留司隶?”

刘寒摇头:“虽说长安、洛阳都是我大汉国都,但如今山河破碎,洛阳、长安目前都不是最安全的地方。”

贾诩:“那敢问主公,这朝廷众臣”

刘寒恍然,不打算留在这,皇帝驾崩,大汉无主,朝廷还算朝廷吗?

即使日后有了新帝,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会用他们这帮害死先帝的前朝旧臣吗?

只要有这个污点在,甭管你是三公还是九卿,仕途算完了。

≈t;divcassntentadv≈gt;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族,他们选择投效刘寒。

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刘寒对士族本就敌视,对他们这帮害死皇帝的士族自然更加敌视,他们想投效,人家会要吗?

于是,众人聚在一起商议,原本有人提议让刘寒直接称帝,但被否决了,这么搞很有可能就被砍了。

先帝是这位侄子,莫名其妙死了,这位来得又这么快,处理完叛贼就被群臣上书称帝,这事怎么着都透露着荒谬,若被有心人利用,那就是河间王手握重兵,不再满足为王,而是设计弄死小皇帝,自己称帝。

所以,退而求其次,众人上书请求刘寒进一步称王。

不管怎么说,一旦河间王同意,那他们就有了功劳,不仅不用被清算,还有机会给自己、给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

而付出的代价,仅是一个名字。

何乐而不为?

可他们太小看刘寒,刘寒根本没有称王的打算,他们想得很美好,但刘寒根本不理他们。

“文和,北方那里还有仲德,司隶这边孤交给你了,一要提防西凉,二要防着袁绍、刘表,这三京兆,或者整个司隶暗中的老鼠,你也要给孤盯住了!”

“喏。”

刘寒对这里非常重视,司隶这边明里有田丰这位六亲不认的主,暗里还有贾诩帮着出谋画策。

“奉孝,司隶这留多少人合适?”

郭嘉:“主公,司隶已有卢植、朱儁二位将军,其余佐将,华雄、张济、张绣、阎行、郝昭、杨定、杨奉、梁兴、张横、胡车儿、李蒙等人,加十五万大军,足矣。”

原先河南尹、河内加上河东三郡已经有十万大军,进入三辅又有十万大军,加上从西凉军中筛选的三万,如今刘寒在司隶已有二十三万大军,留十五万,够了。

“就按你说的办,找个日子,班师吧。”

“喏。”

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