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达成协议(1 / 2)

第114章达成协议

“若诸位害怕孤说话不算话,孤允许尔等迁出并州。”

座下士族大喜!

他们所求不过活命而已,如今看到了希望。

为什么他们不愿交出这些东西?

因为他们害怕刘寒出尔反尔,秋后算账,若是交出土地、私兵、家仆、藏匿人口,那么就真的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才有反抗的资本,即使最终覆灭,也会给刘寒造成很大的麻烦。

可是,刘寒松口了,他允许治下犯事的家族离开并州,这就意味着山高皇帝远,你再也管不了我了。

随即有人愁眉不展,古人安土重迁,尤其是士族,更是如此,离开并州倒是无所谓,但离开不回来,就有点难以取舍了。

落叶,始终要归根的。

离开并州的确会活下去,但离开的代价却要深思熟虑。

王允不确定地问道:“王爷所说,可是真的?”

“当然,孤在此作出保证,只要你们把该交的人、该收到的惩罚全部交出来,尔等是去是留,自便。”

说完,刘寒便不打算继续待下去了,这里的人都八百个心眼子,待下去又要继续扯皮。

“吾等三人也已完成圣命,不日返回洛阳,尔等好生考虑。”

杨彪等三人也起身离开,他们也不想继续在这待下去了,并州之事,士族处处被动,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贪”字,才被人抓住痛脚,自己回去后也要对族内进行彻查,别哪天自己也和他们一样,那就得不偿失,这位对犯事的人,可谓是扒皮吸髓,吃了多少不仅要吐出来,还要把身上的膘都刮下来。

“可是,士族有一直真正干净的吗?哪个士族不贪呢?”

杨彪扪心自问,因为这一点他也想不到从根源解决的办法。

相较于杨彪的忧心忡忡,刘宽则是把悬着的心给放下了,这次任务本就不好做,身为宗亲,既不能得罪河间王,又不能得罪士族,两头难办,还好结果是好的,总算商量出一个办法,“就不知道河东卫氏该如何是好了。”

比起并州士族,刘宽对河东卫氏更感兴趣,因为他们销赃的过程,都有河东卫氏参与,“这位,该如何对付并州之外的士族呢?”

刘寒的所作所为,刘宽都看在眼里,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有能力,有魄力,因为自光武帝之后,很少有士族会被逼到这个份上。

并州。

一天的商议,一次协议,再次迎来了诡异的平静,刺史府和地方各大士族忽然停手,双方不再剑拔弩张。

那天之后,士族再次分成好几个派别,有主张鱼死网破的,有主张离开并州的,也有私下打算留在并州的,各自都打着小算盘。

刘寒给他们的最后期限是秋收之后,去的家族可带着人、财自行离开并州,各地不得阻拦,而留的人,必须遵守规矩,该交的都交了。

随着最后期限的接近,士族再次分裂成两派,大部分家族选择离开并州,只有几家选择留下。

≈t;divcassntentadv≈gt;上党郡:泫氏陈氏本为家世边将,奈何族中出现蛀虫,抹黑家族名声,很配合地交出犯事人员,并积极配合刘寒,交出族产、私兵、家仆、田地

越是家族多将,越能明白此刻河间王的实力是多恐怖,身为士族,再怎么愚钝,也能察觉到大汉表面风平浪静下的危险气息,因此选择留在并州,投效刘寒。

当然还有与阳曲郭氏交好的士族铜鞮di李氏,李氏现任家主乃是当今大鸿胪李牷,因与郭全同为并州士人,私下交好,两人也都因刘寒的问题私下讨论不少次,得到的结论就是河间王已成气候,此刻站队虽损失不小,但日后五十年家族绝对平稳。

其余士族,除被灭掉的之外,屯留鲍氏、申屠氏、崔氏等士族豪强全部选择离开并州,另寻他处,没办法,之前不听话的被灭族,血淋淋的前车之鉴,斗不过那就跑,很干脆。

太原郡也不例外,晋阳王氏、阳曲郭氏早已投靠刘寒,除此之外,身为泫氏陈氏下属豪族的中都郝氏也对家族进行清洗,一同留在并州。

“哦?祁县温氏和王氏其内讧了?倒是稀奇啊。”

刘寒看着手下送来的情报,没想到祁县王氏要走,温氏却要留,这两家竟发生了冲突,界休贾氏、太原郇荀氏、令狐氏、中都孙氏、郝氏郝昭等其他地方士族豪强,除了温氏,全部搬出太原。

“祁县温氏到底什么意思?”

刘寒不解,转头看向一旁的贾诩,贾文和147223。

没错,就是那个毒士贾诩,他三天前是被段煨找到后压过来的。

贾诩当初为不被氐人屠杀,成为枉死鬼,故意打着段颎外孙的旗号躲过一劫,这事当初被刘寒“无意间”说给了段颎,段颎当即大怒,便让人带着自己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