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考试下雨(1 / 2)

因为院试,各个县的童生都不辞辛苦赶来余关府,城中的所有客栈爆满,姜柔儿回到客栈时就听到一楼大堂坐着不少人都在讨论今年这院试会出什么题,并且赶考的人年龄还真是参差不齐,有胡子发白的耆老,还有扎着童髻的小童,三十出头蓄须的人占大多数,像宁衡这样及冠的年纪也不少。

姜柔儿倒也不急着上去,就拉着宁衡坐在靠墙角的位置,把灯笼放在旁边,和小二要了一盘茴香豆,就开始听大堂里那些人七嘴八舌的聊。

“要我说,今年的试题估计也和往年没什么两样,策论的题目不是关于农耕,就是关于去年各地旱情的治理之法。”

“于兄说的不对,去年皇上殿试策论所出的题目是关于朝廷用人之制改革之法,要我说,院试大概率会出这个题目。”

“这……难度太大了吧,有些话说了可是会掉脑袋了,希望策论的题目不要出这个题目。”

“你们听说了吗,有人有策论的答案,只要……”

那个人搓了搓手示意银子,然后红着脸,兴奋道:

“只要这玩意多了,什么都能弄到。”

“嘁,考试还是要凭借自己的实力,那些旁门左道即便能过了考试,那此人也不能更好的为朝廷效力。”

有人唾弃,就有人心动。

“张兄,你别听他说,来咱们喝酒,一会儿我知道一家茶馆特别好,我请张兄去喝一杯。”

姜柔儿听的蛮有兴趣

,她捅了捅旁边宁衡的胳膊,转头好奇的压低声音问他:“你说真的有人能弄到考试题目吗?”

宁衡愣了一下,摇摇头后又有些不确定的点点头,“说不准。”

毕竟主考官从出题到他们考试分发试卷,中间经手的人也不少,假使有那种心怀鬼胎的人偷了题目拿去谋利。

随着夜色渐浓,大堂内的客人有的离开有的上楼睡觉,他们两人刚走上二楼,就见之前直说自己有题目的那个姓张男子,一把拽住了宁衡的胳膊。

“公子,您一身儒雅的气质,我猜您就是要参加院试的,我这里有一份院试会考的题目,只需要一百两,就可以买下来,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很是划算。”他压低声音,一副买了你会感激我的表情。

“谢谢,不用,我相公就是不用提前知道题目也能通过院试。”

姜柔儿一把将他的手从宁衡的胳膊上扒下,声音冰凉说。

“呸,你们不识好歹,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抢着要我的东西。”他裹紧自己的衣裳边下楼边嘴里嘟囔骂道。

一连几日,宁衡在屋里读书练字,姜柔儿就看话本子,带的那些她早就看完了,就自己去城中的书肆买了不少,这余关府不愧是几县之府,那书肆也是比青县大好几倍,里面的书更为齐全,而姜柔儿喜欢的作者的那个话本子更多一些,还有不少志怪话本子,他还淘到一本野史。

是关于皇室的野

史,上面记载的是关于皇上和已故皇后伉俪情深的佳话,她看到上面说皇上为了怀念先皇后所以才娶了她的妹妹,只因为她妹妹和皇后长的十分相像,甚至宫里正值盛宠的殷贵妃,长的也和先皇后有三分相像。

世人都在传唱帝后情深,只有姜柔儿翻看几眼就不由得冷嗤一声,宁衡好奇的朝她看过来,她把话本子扔到一旁,只摇摇头:“没事,看到一个自私自利的男人打着情深的幌子欺骗世人。”

“皇上和嘉元皇后之间的情谊是所有人看在眼中的,据说宸元太子出事时,皇上也仅仅是他幽禁了,而皇后气急攻心病倒后,皇上还延请天下名医医治她。”

“但也没有改变嘉元皇后和太子双双病逝的结果。”

姜柔儿摇头,心下总觉得母子两人同时病逝,有这么巧的事吗?

但真相早就掩藏了,谁又能知道呢?

“你啊,真是想的太多,那些皇室逸闻,咱们听听就可以,也不必自寻烦恼。”

宁衡无奈一笑,把那本书捡起来放到一旁,他自己则是看着一本早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诗经》。

翌日,天上乌云密布,又下着蒙蒙雨,姜柔儿说着出去买个油纸伞,实际到了客栈外一问,那蓑衣铺子真是坐地涨价,仗着下雨天,竟然一把油纸伞买三十铜板,她当即就笑着点点头,转身就到了门外,趁着没人的时候,从系统商城买了三把出来。

那个铺子里的小二揉了揉眼睛,指着已经逐渐消失在雨水中的姜柔儿,有些结巴问掌柜:“她……不是没有买伞吗?”

“谁,谁没买伞?”掌柜探头看出去的时候,姜柔儿的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

回了客栈,她把伞递给宁衡,询问了他的箱子里的笔墨都带全了,他们才一起上了马车。

还是青詹驾马车,因为之前已经踩过点,所以他们一路轻车熟路就到了考试的地点,是在余关府最大的官学,鸣山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