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1 / 3)

美人抱瑶瑟 归去闲人 1752 字 1个月前

雪落无声,雅间里灯烛渐昏。

男人温热的气息随同低沉的声音落在耳畔,让澜音不自觉地缩了缩脑袋。

陆修原是想逗逗她,瞧见她微微泛红的耳尖时,才意识到此刻嘴唇凑得有多近,几乎是要吻在她耳边的姿势。

他恍然惊觉自身的轻浮,不动声色地后撤些许,假作不甚自在地道:“多叮嘱一句罢了。外教坊常有王公贵戚往来,问得太多对你没好处。”

说罢,理袖端然出门。

待掩上屋门时,才悄然吐了口气,恢复惯常的清冷姿态。

雅间里,澜音指尖落空,目光挪向博山香炉,瞧着袅娜变幻的轻烟,好半晌,也轻轻吐了口气。

是她行事唐突了。

谋逆案事关朝堂大局,仪鸾卫亲自查办的案子,诚然不会轻易向她这罪眷吐露。

不过谢家已然获罪流放,陆修却还在暗里查访内情,足见这仓促了结的祸事并未真的尘埃落定,亦让她愈发确信家人是蒙了冤情。

既有冤情,便该设法伸张。

哪怕她人微力弱,在仪鸾卫面前渺小如蝼蚁。

澜音攥住衣袖,瞧着旁边那支短烛一寸寸燃尽,直待心绪平复,才推门而出,如常回屋歇息。

-

心底有幽微的希望燃起,但路总得要一步步往前走。

眼前让澜音挂心的却是另一件事。

这日傍晚,宫里高内监的徒弟小钟子来传口谕,在燕管事屋里吃了两盏茶才笑眯眯地走了。待掌灯时分,游廊间灯烛渐明时,便有一道消息在外教坊悄然传开——

据说过阵子宫里有场宴饮,除了内教坊和东宫的宜春院外,皇上让外教坊也选几个人备两场清雅的舞乐。小钟子今日过来,就是让燕管事拟好人选报给高内监,好尽早筹备。

消息传开,难免惹得众人摩拳擦掌。

饭后散步时也不免议论起来。

“听说这回是小宴,皇上想看咱们表演的都是独舞,连管弦都不许多用。也不知谁能得燕管事赏识,得了这机会。”

一位年弱的舞姬穿着碧色袄子坐在秋千上,两条腿晃来晃去,目光望着皇宫的方向。

旁边当即有人接话,“那还能是谁,自然是舞首和乐首了。”

“她们俩都得过皇上赞许,自然会入选。可我听说是要两场舞乐,除了她们俩,恐怕还会再挑旁人呢。你们猜会是谁?”

“自然是论资排辈了。”推秋千的舞姬不假思索。

旁边的女孩子便打趣道:“真没出息!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万一燕管事别出心裁,挑中别的人呢?进宫献艺的机会那么少,谁不想去宫里开眼界?没准儿他瞧你最近练的胡旋舞不错,送到御前献舞,还能让皇上眼前一亮呢。”

“你少胡说!”被调侃的舞姬脸上一红,心里却还是暗自期待起来。

乐部的情形也差不多。

闻溪行事稳重,那手琵琶更胜内教坊的乐伎,被选中几乎是板上钉钉。

剩下的人里,周小萤和许楚蛮固然出挑,乐部诸般名色中却也有技艺精湛的,只是极少在御前露脸,没被永熙帝夸过,不像她俩那样受器重罢了。

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跃跃欲试。

一众舞乐伎揣测纷纭,燕管事这里却早已有了主意。

于他而言,入宫表演最要紧的是稳重,须在外教坊的舞台和高门侍宴时不曾露怯,方可在御前应对自如。保住了这底线,若能再有些亮眼之处,便可算是一桩功劳。

阮妤和闻溪自不必说,她俩的舞乐向来有看头。

舞部另外一人则定了魏姌。

她身为舞部之次,虽不像阮妤那般锋芒毕露,身段舞艺却并不逊色。且她被没为奴籍之前是书香翰墨之家长大的,行事端庄,姿容秀美,骨子里都是清雅,正合永熙帝这回的要求。

选她自是板上钉钉。

乐部的人倒让燕管事犹豫了挺久。

按照先前的惯例,自谢玉奴去后,乐部除了闻溪之外,最出挑的是许楚蛮和周小萤,该从她两人中选择。

许楚蛮擅鼓,打起鼓来热烈奔放,跟魏姌的软舞不相宜。

周小萤的箫声固然不错,但比起澜音的锦瑟来……

魏姌那舞姿气度,极宜用琴瑟之音衬托。外教坊最擅抚琴的那位已被选去了内教坊,如今虽也有不错的,却都不及名家悉心教导的澜音。

只是她资历尚浅,燕管事不好擅作主张,便趁着例行入宫向高内监禀事的机会,将迟疑之处禀明,想请教坊使拿个主意。

高内监听罢,倒是饶有兴趣,“谢澜音,就是楚州来的哪个?”

“正是她。确实如您所言,音律上很有天分。”

高内监听了,竟自颔首而笑。

他当然不认识澜音,不过是陆修同他打了招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