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深情,她没必要感动(1 / 2)

“王爷?”

跟在北宫攸身边的麦冬惊住了。

天坛是北凉历年祭祀之地,而天坛正中央的擎天柱则是用来处决罪大恶极罪犯的断头台。

擎天柱位于天地日月八卦阵阵眼的中心,内设噬魂封印。

据说,死在那里的人会被抹杀灵魂。

永世不得超生。

北凉建国以来,高祖曾在此处决过二人。

那二人皆是罔顾百姓性命,谋逆叛国的十恶不赦之人。

在他们死后,高祖还命人将尸体挫骨扬灰。

此后,天坛擎天柱一带便阴森了起来。晴天还好,每每阴天下雨,傍晚之时,擎天柱上四周总是雾气缭绕,阴气弥漫。

后来,大昭寺主持为擎天柱加封一百零八道佛印,这才镇住了凶煞之气。

但寻常百姓并不敢靠近。

即便皇室中人,除了年岁祭祀外,平常也不会过来。

时间久了,这座为祭祀而建的天坛,本该恢弘大气,如今却因为缺少生机有些荒凉。

不止麦冬,就连沈括听到这话也愣住了。

“宁王,不可啊!”他忙开口劝道,擎天柱又意味着什么,众人都很清楚。

宁王一旦被绑在上面,就彻底没有声名了。

“宁王,三思!”大理寺卿和京兆府尹也赶过来劝止。

虽然明帝判宁王秋后问斩,但他们都很清楚,石桥镇种痘一事责任不全在宁王。即便全是他的错,但他也为天花疫情付出了许多,功过相抵,他罪不至死。

等到天花防治成功,有众臣求情,他完全可以脱罪。

这些年,他从冷宫弃子到北凉战王,一刀一枪拼出了锦绣前程,甚至成了夺嫡热门人选。

如若不出意外,他十有八九会问鼎帝位。

如今他这么做,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一旦上了擎天柱,他就是能活着回来,身上也有了污点。

为了一个女人,堵上未来,值得么?

“多谢大家好意,只是本王心意已决。”来的路上,北宫攸便想好了。

林妙音几次救他,而他不过是用性命为她担保。

若连这个都做不到,还算什么大丈夫。

“宁王对宁王妃当真是深情。”大理寺卿险些留下感动的泪水。

一旁的京兆府尹也连连点头,“盛京人人都说宁王厌恶宁王妃,就连多看一眼宁王妃都觉得污了眼睛,谁知现在宁王为了宁王妃连命都不要了,果然传闻都是骗人的。”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瞧瞧这眼神,宁王对宁王妃的感情做不了假。”

“上次宁王在大理寺出事,多亏了宁王妃及时将他从里面救出来,她值得宁王如此!”

周围的人不断称赞北宫攸和林妙音伉俪情深。

林妙音听得微微皱眉。

“北宫攸!”看着男人抬脚朝天坛的方向走去,她下意识上前走上前,将人叫住。

北宫攸顿住脚步,回头看她,“盛京城的百姓便交给你了。”

“你……”不必如此的!

她主动请缨防治天花,是有私心的。

况且让她声名狼藉之人是宋清韵,与他无关,他为何非要趟这趟浑水呢。

为了众人口中的深情?

据她所知,他北宫攸也不是看重名声的人。

“我相信你。”北宫攸认真道。

是她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即便要插手此事,凭她救了父皇一事,也该被当做神医,奉为座上宾,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被全城的百姓视作妖女,喊打喊骂,还要求着百姓为他们看病。

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

当初他一念之差,留下宋清韵,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是他连累了她,他理应为她善后。

直至北宫攸的背影消失在人潮,林妙音这才回神。

他相信她。

他是相信她能防治好天花,还是相信石桥镇那件事?

若是前者,她只能说他过于自信。

虽说她有极大把握能够控制住天花,但防治过程中还有很多未知,现在还不能盲目乐观。

至于石桥镇种痘一事。

出了那么大的事,他不仅没有发罪她,甚至连提都没提过。

可见他知道宋清韵在痘浆上动了手脚。

但知道有什么用?

宋清韵还是在他的遮掩下全身而退了。

但凡涉及到宋清韵,他连最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

虽然他今日及时出现为她解了围,甚至为她堵上了性命和名声,但他做的这一切是为宋清韵擦屁股。

她没必要感动。

只能说,关键时候他没有退缩,勇于站出来承担责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