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教训,不会这么好心(1 / 2)

“老爷,都是晴雪不懂事,妾身日后一定会好好教导她,您别生气了。”小陈氏轻声劝道。

林如晦脸色微霁,说起林晴雪的婚事,“本相无意与景王结亲,你这两日有空便进宫一趟,与贵妃娘娘说清楚。”

小陈氏一脸为难,“妾身何尝不知道老爷您的意思,晴雪性子单纯,根本应付不了皇室的波谲云诡,妾身之前暗示了几次,但贵妃娘娘铁了心要让晴雪做儿媳,妾身也没法子……”

她在林如晦心里一直是贤惠纯良的性子,所以她这般说,林如晦便信了。

“这件事你不必管了,先回去看看晴雪吧。”

“是,妾身也怕那孩子做傻事。”

小陈氏出去后,后厨管事王成小心翼翼地进了书房。

“老爷,江州来信了。”

“拿来我瞧瞧。”林如晦脸色稍稍缓和些。

江州是他的老家,也是他的根,老母亲和弟妹都在那边。

自从他留在京中任职,便极少回去了,母亲也知他忙,从不过多叨扰,每次来信,必有要事。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书信。

信是二弟写的,叙述了家中近况,一家老小全都安好,让他放心。

最后提到林晴雪及笄一事,她身为祖母,在孙女如此重要的时刻,于情于理,都要过来为她挽发。

还有二弟家大姐儿林兰月的婚事。

别看这丫头的名字文文静静,性子却是出了名的彪悍,小小年纪就已经是整个江州城闻风丧胆的存在了。

她相貌出众,刚及笄那年媒婆差点踩断家里的门槛。

后来她出门游玩时,被人强抢民女,谁知她一脚过去差点将那浪荡公子踹死。

就这样,本就有剽悍之名的林兰月一战成名,名号自此响彻江州,原本想和林家攀亲的人顿时绝了这份心思,再也无人敢去提亲。

眼看着她今年都十七了,亲事还没着落。

二弟夫妇再也坐不住了,便央求母亲带她上京,想让他为林兰月在盛京寻一门好亲事。

林如晦的眉头慢慢拧了起来。

侄女林兰月可是一个比林妙音还要让人头疼的丫头。

他去哪给她寻一个好夫君?

盛京的人最看重出身脸面,谁会娶一个乡野长大的野蛮丫头。

即便看在他的面子上娶了,不过三日,林兰月便会暴露剽悍的本性,闹得家犬不宁,到时还是会结一对怨偶。

可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些年来对母亲和二弟又几多亏欠,如今他们张了嘴,他怎能拒绝?

轻轻叹了口气,他吩咐王管事道:“你亲自去一趟江州,接老夫人和大姐儿进京。”

“是,奴才领命。”

王成看了眼眉心郁结的林如晦,劝了句,“老爷要少生气,多保重身体,免得老夫人来了,看见您这样又要惦念。”

人人都道他们家相爷趋炎附势,可是他心里却很清楚,相爷只想做个纯臣。

当年若不是皇后插手,相爷是绝不会让大小姐嫁去宁王府的。

“我省的,你去吧。”林如晦这才彻底平息了怒气。

“奴才告退。”

王成离开的一瞬间,看着他佝偻的脊背,林如晦这才意识到他已经老成了这幅模样。

二人同岁,但常年的操劳使得王成看上去苍老许多。

他自幼跟在林如晦身边做书童,后来林如晦留在盛京后,他便做了府上的管事,兢兢业业地打理着林家。

也因着这份情谊,他的话林如晦通常都会放在心上。

……

宁王府,松竹院。

林妙音刚带着玉竹赶来,就见北宫攸形色匆匆地往外走。

风铭顿时询问出声,“王爷,您这是……”

“你来得正好,随本王出去一趟。”北宫攸眼尾的余光掠过一旁的林妙音,解释道,“本王有事要出府,今日先不检查了。”

他说完,不等林妙音说话便迅速翻身上马。

风铭紧随其后。

看着主仆二人离开的背影,玉竹撇撇嘴,“王妃大老远过来,他就出门了,这不是耍人么。”

“罢了,走吧。”林妙音回房看书。

没多久,她便得了消息。

北宫攸前几日举荐的吏部侍郎出了差池,刚上任便贬了一位谏议大夫的职。

那位谏议大夫固执死板,平常没少参奏北宫攸。

吏部侍郎是北宫攸亲自举荐的,结果一上任便贬了与他不对付的超管,若说此事不是北宫攸的授意,恐怕没人信。

即便北宫攸没有插手此事,但吏部侍郎所为,明显是在向北宫攸献好。

总之,这件事北宫攸脱不了干系。

但他到底是堂堂亲王,又有战功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