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别怕,北宫攸的温柔(1 / 2)

宋清韵抬眸朝北宫攸看去,得到他的肯定,这才怯怯地在殿内走起来。

她本就怯弱,又在皇后跟前,所以紧张万分。

尽管每一走都走得谨小慎微,可她的身体还是难掩颤抖。

“抬头,挺胸。”刚走两步,戒尺便落在了她的后背,险些将她打倒。

北宫攸一把将人捞进怀中,“韵儿你没事吧?”

宋清韵委屈地红了眼眶。

司嬷嬷的眉头便皱起来,声音更是严厉,“宋侧妃也是官家出身,怎么一副勾栏做派!”

来的路上,她已听说了宁王逾矩纳妾一事,如今再看到她这幅扭扭捏捏的模样,心中更是不喜,连脸面也不给她留了。

这话难听至极,宋清韵的眼泪当即便落了下来。

可司嬷嬷是皇帝的奶嬷嬷,就连皇帝都礼让三分,更别说北宫攸了。

他就是心中有怨,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拱了拱手,“侧妃一向体弱,还望司嬷嬷手下留情。”

“奴婢省的。”

宋清韵继续行走,司嬷嬷便沉着脸盯着她。

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本就紧张,一时之间,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没两步,司嬷嬷便冷着脸过来,“劳烦侧妃将手伸出来。”

宋清韵不明所以,刚伸出手,司嬷嬷便捏着戒尺狠狠抽了上去,她那双写诗作画的手生得细皮嫩肉,直接被抽破了皮。

她强忍着没有痛呼出声。

这一次她虽红了眼圈,却没让眼泪落下来。

司嬷嬷满意地点点头,“侧妃要记住,哭哭啼啼并不能解决问题。”

“多谢嬷嬷教导。”宋清韵咬唇。

“今日来看,宋侧妃的礼仪还要教上一段时间,恐怕要委屈司嬷嬷去宁王府住上一阵了。”

“这是奴婢应该做的。”司嬷嬷行了一礼后下去收拾东西。

皇后看了眼怯怯地宋清韵便收回了视线,示意徐嬷嬷将东西呈上来,“这是左丞的拜帖,过几日是他的六十寿辰。不过,他不一定有做寿的心思,听说他唯一的孙子出了事。”

北宫攸顿时了然,“多谢母后提醒。”

“去吧,本宫乏了,一会过来用午膳吧。”皇后摆摆手。

北宫攸点头应是,然后吩咐宋清韵道:“你在甘泉宫好生伺候母后,本王去去就回。”

“是。”宋清韵乖巧地应了,却不安地捏了捏他的衣袖。

北宫攸顿时温柔下来,“别怕。”

他刚离开,一众妃嫔便过来请安了。

林妙音扶着皇后来到正殿时,众人已经按照位分坐下了。

瞧见皇后,皆起身行礼,“臣妾见过皇后娘娘。”

话毕,她们眼尾的余光下意识瞥向林妙音,心里一阵嘀咕,这位红衣女子她们以前怎么没见过?

能如此亲密地陪在皇后身边,可见不是一般人。

众人不禁猜测起她的身份来。

“不必拘礼,都坐吧。”皇后不动声色地扫了眼众人,她知道她们在好奇妙音的身份。

别说她们,刚才这丫头一进殿她都险些没认出来。

衣着打扮还好说,这性格以及行为举止,和从前相去甚远。

她不仅看着北宫攸和宋清韵卿卿我我没有任何反应,就连司嬷嬷惩罚宋清韵,也没有往日的幸灾乐祸,如今这份沉稳想不让她刮目相看都难。

嫔妃们入座后开始拉起家常。

不是抄了什么经,就是诵了什么佛,诸如此类。

如今皇帝老了,宫妃的年纪也大了,除了育有皇子的几位,大都已没了争宠斗艳的心思。

一盏茶后,终于有人压不下好奇,问出了林妙音的身份,“皇后娘娘,您身边这位姑娘看着眼生的很,不知是哪家的小姐……”

皇后还未回答,一声浅笑便从殿外传来,“哎呀,我来迟了。”

很快,一道绀红色的身影便在一众宫人的搀扶下入了殿,这便是专宠了十年之久的宠妃,陈贵妃。

陈贵妃、陈皇后以及陈太后皆出自太师陈家,算上本朝,陈家已历三朝,绵延五百年,陈家一共出了三个太后,十个皇后,还曾尚过两个公主,家族里的男丁半数都曾登科,入朝为官。

然而到了本朝,显赫一时的百年陈家却有了衰败之势。

除了老爷子陈太师外,如今的陈家只有两个旁支入仕,且都不是什么要职。

后宫里,陈皇后虽贵为皇后,却无子。

所以陈家当年才急不可待地将只有十三岁的陈婉容送进了宫。

陈婉容也够争气,不仅诞下了皇嗣,还将皇帝牢牢地拴在了身边,入宫不过三年,便一跃成了贵妃。

自此,陈皇后便成了陈家的弃子。

一个没有圣宠还不被家族重视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