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炕(2 / 2)

的糊。

来这里的时候是春季,但是靠山屯是东北,都三月底了仍旧冷的要死。

白清霖要漂亮,来的时候穿的是时髦的棉夹克,到了差点儿被冻透了。幸亏行礼中有一套棉袄,估计再过些日子,家里仍旧会寄新棉袄过来。

因为来了新人,吃饱饭后知青们也没事做,便都集中在男生宿舍这边,盘腿坐在炕上,听老知青讲这里要注意的事儿。

吴长青年纪最大,属于老大哥,所以他很有发言权。

相互自我介绍一番之后,他清了清嗓子,“咱们这儿其实算是个富村了,因为不缺水。说是叫靠山屯,只是叫习惯了。应该是第五大队。咱们大队地也多,现在地里种的都是冬小麦,等麦子熟了就种棒子。哦,棒子在南方叫玉米。北方还有地方叫苞米,苞谷的。反正咱们这里叫棒子。”

“那也不忙啊,就把小麦种下去,然后等到收了种玉米,一年也就忙两茬吧?”新知青周成亮插嘴道。

吴长青扫了他一眼,淡淡道:“人不能只吃小麦和棒子,还得吃菜。现在世道好了,家家户户也有自留地,每家能养两只鸡。但是大队的菜也得种。红薯,土豆,白菜,萝卜还有葱姜蒜是必须要种的。家里自留地能种豆角,韭菜什么的。若是种的多了就能给大队,让大队集中带去供销社,可以换东西。”

北方冬天能吃的菜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吃不完的吃,一茬一茬的吃。大队种的白菜土豆自留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拿去供销社。供销社卖的菜都是从村里收的,毕竟城里没有土地可以种菜。就算有院子的,种些豆角小葱什么的,也就凑合了。

“那冬天呢?这边冬天可冷,啥活儿也干不了。”周成亮没想到竟然要种这么多东西,脸色都难看了许多。

吴长青道:“冬天要上山捡柴火,在咱们知青点,都是要组队上山的。做饭,烧炕都得用柴。咱们的厨房在外面,做饭就能把炕烧热了。等睡觉前再放点儿柴火,至少能睡个舒服觉。捡柴火也不是轻松活儿,如果捡回来的柴火不够用,就得挨冻。”

周成亮转了转眼珠子,问:“那就只有炕头是热的呗?”

吴长青点点头。

周成亮更不高兴了,一指白清霖,“那他为啥睡炕头?这大冷的天,凭啥啊。”

吴长青皱眉,看着这个新来的知青,“因为白同志岁数最小。”

周成亮冷笑道:“那我也不大啊,我才十九岁。再说下乡支援人人平等,他就靠岁数小睡炕头?”

朱正民这时候突然说话了,“清霖岁数小,身体弱,睡炕头正好,你都十九了,凭什么跟他争抢?”

白清霖扫了眼朱正民,这时候突然冒出来说话,听着像是偏袒,但直接给自己拉敌了。

“岁数小就能得到好处了?”周成亮果然不高兴了,阴阳怪气道:“那以后下乡就找岁数小的好了,干嘛让我们来?岁数小能睡热炕头,回头干活工分不够吃饭的,你们也觉得他岁数小,给他饭吃呗?”

白清霖啪的一拍桌子,道:“行了,别吵吵了。我不睡炕头,你睡。但是得说好,你要定下睡炕头以后就别换了。否则换来换去,还以为是伺候大少爷呢。让吴大哥挨着你,我睡吴大哥和刘大哥中间成吗?”

他说完,看向老知青刘明。

刘明笑呵呵道:“可以可以,我没意见。”

反正现在三月份了,晚上盖严实了不会多冷。既然能有热闹看,他绝对不多说话。

那炕头虽然暖和,可是烧柴后会太热。因为吴长青在这边干了好多年活儿,身体有点儿不好,睡炕头刚刚好。其他小伙子们谁也不愿意睡炕头,热的睡不着。

白清霖的话岁数小,身体火力没有那么壮,也能睡炕头。

“那就这么定了?你还换不换?”白清霖又问周成亮。

周成亮南方人,没睡过火炕。但也知道炕头离着灶台近,自然就是最暖和的。等白清霖说完,他语气坚定道:“不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