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十四章:重回故土(1 / 2)

“啊,到了。”随着一阵空间波动,加布里埃尔桑切斯的身影出现在了一座山峰之上,远远的眺望着东边的广阔农田,轻轻砸了咂嘴:“那边就是索塔冯,是吧。”

阮清秋也出现在了他的旁边,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轻轻的点了点头:“应该是这样没错。”

“原本的索塔冯共和国在御正入侵后,靠着旸桑的支持维持了下来,战线也未能太过推进,一直维持在中央的位置。” 阮清秋眯着眼睛看了看:“而御正虽然在初期几年遭遇了游击队的抵抗,但是还是成功控制了很多的重要设施,拉拢了北方的势力建立了亲近御正的政权,也就是索塔冯民主共和国。”

“那么按照位置来看的话,我们应该是在索塔冯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御正的势力这一侧吧。” 加布里埃尔桑切斯倚着背后的大树:“看样子已经被改造成了与御正那里差不多的农场啊。”

“开战那个时候正值植物瘟疫,整个索塔冯上下都在闹饥荒,只要能填饱肚子,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答应的。” 阮清秋看向山的另一侧:“包括这一侧的榕山也是一样的,只要在市场里进行贸易,宝珠半岛的国家大多数只能出售资源,农产品或者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农产品也更偏向于经济作物而非粮食作物,这也让这些国家无论是风险抵抗力还是议价权都弱上了很多。”

“确实如此,像御正这样的大国都希望,周边国家尽可能的将人口和资本投入到农业,轻工业,甚至是旅游业这样的服务业中,而绝对不要发展核心工业甚至建立产业链。这样不但这些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威胁,还会陷入贸易依赖中,被自己依靠高科技产品和国防压力进行榨取。”说到这里,加布里埃尔桑切斯忽然嘿嘿一笑:“但是,这种情况也是有极限的。畸形的产业链造成的高度依赖市场会让经济极端脆弱,一旦出了问题,整个国家都会崩溃。两万头猪散着跑开了,几天都抓不完,但是要是两万人聚在一起,那可是一下子就能抓得到的。对于这些大国而言,周边国家弱而稳定才是最理想的,那样才能通过产业链进行持久的吸血。但往往这样脆弱的经济,一旦救济不及时,就会很快崩溃。”

“看看宝珠半岛吧,一共有三十一个国家,十二亿人口。现如今,除了御正控制下的达斯,榕山;旸桑控制下的达伽仑,库叶,宛容,文尔加斯,多易帕,其余二十四个国家无一例外都处于严重的分裂和混战中,包括曾经是此地区最强大的胡仑王国,在内乱后也是一蹶不振。” 加布里埃尔桑切斯点了点手背:“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才勉强维系的秩序全都毁于一旦,这里再一次的变成了不法地带,而且糟糕程度远超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加上伽罗解体的影响,超过四亿流民在此地盘踞,接近两亿人涌入御正——这甚至远远超过他们本国的‘不法居民’数量。”

“这也是他们活该,御正也好,旸桑也好,伽罗甚至是比伦斯也好,他们只想要让我们这些国家听从于他们的控制,想要从这里的人民身上获得利益,然后又不打算对这些土地上的人民负责。把这些地区的经济搞到崩溃之后,又假惺惺的送出援助让他们屈服。” 阮清秋叹了口气:“可惜这些难民了,只要这些大国存在一天,索塔冯就不会有什么未来。”

“话不能这么说,你可能有些太信任你们家乡的平民了。” 加布里埃尔桑切斯摇了摇手里的团扇:“所谓的‘人往高处走’,这可是错误的根源。假如这些地区的人民不谋求改善生活,地方的官员不追求发展经济,那么他们也就不会落入市场的陷阱中,把自己的国家搞的一塌糊涂了。”

“你说这话是认真的?” 阮清秋的眼神变得有些冰冷。

“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加布里埃尔桑切斯笑着摆了摆手:“不过,我只是说,这些人的短视,不论何时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威胁,你得小心。”

“我知道。不过这可不能单纯叫短视啊。索塔冯人有着很深的家庭责任意识,对于他们而言,成家立业,养育子女,赡养老人,这几乎是他们人生全部的价值。” 阮清秋叹了口气:“每一个人都走在既定的链条上,对于他们而言,不能完成这些,就不能算是一个人。所以他们时时刻刻都不会停息,一直在攀比和焦虑的攀爬中。”

“但是,到了这种时候,确实不是让他们再去浪费力气在自己家庭责任上的时候了。如今国土被蹂躏,他们还安安稳稳的在田地和工厂里工作,生产着用来伤害自己同胞的产品,甚至淡忘了自己应当是谁,这实在让人无法忍受。他们必须舍弃自己的小家,投入到国家的战斗之中。” 阮清秋看向田地里若隐若现的人影:“在比伦斯的日子里,可怕的未来已经清晰可见。如果不再拼尽全力就此一搏,那么索塔冯的历史和文明就将化为乌有。”

“嘛嘛,别那么紧张,查理先生不是说过了么,会全力协助在这一地区的行动。” 加布里埃尔桑切斯拍了拍她的肩膀:“不提别的事情,单纯将这些外国人从索塔冯驱逐出去,大概还是没问题的。”